
5月4日晚,以“文学传雅韵,馨香四十年”为主题的文学院庆祝“五四”青年节暨第八届“文学之夜”在上海大学校本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文学之夜”是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大型特色活动,将文学大师请进校园,使师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作家,走进文学世界,既陶冶了师生的人文情怀,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本届“文学之夜”邀请了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上海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张怡微、校友作家叶炜和项静,文学院中文系创意写作团队刚新进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谭旭东,作家们齐聚一堂,共赴这场文学的盛大邀约。
此外,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上海大学副校长聂清、上海大学校团委书记许烁、图书馆直属党总支书记王远弟、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办公室副主任李志芳、文学院党委书记竺剑、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勇安、文学院副院长杨位俭、中文系主任黄景春、副主任许道军、文学院本科生学生工作负责人姚蓉。本次文学之夜还邀请到了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上大附中近50名师生代表,现场座无虚席,吸引了近500名师生共同参与,受到了中青在线、中国作家网、上海教育新闻网等多方媒体的报道。
犹记去年文学之夜,我们搭乘记忆的列车,“从你的文学路过”,把沿途风景看遍。今年文学之夜,正值上海大学文学院建院四十周年,新的征程,新的起点,“文学传雅韵,馨香四十年”,伴着这份馨香,作家们与现场的观众欢聚此间,共同领略属于文学的传世雅韵。首先,由副校长聂清带来开场致辞,她提出“文学之夜”应当不忘初心,希望同学们认真感受作家作品中的人性、人格、人生价值的思考,在思想的碰撞中汲取充分的养分,追求人生的理想信念。并将文学之火传递到第九届“文学之夜”,同时也通过人文精神影响他人。她希望同学们在传承百年的“五四精神”的鼓舞下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加强人文修养与道德实践,继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此外,她还提出,“文学之夜”这样全方位、立体化的活动,是实现大学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使得上海大学校园美育在时间、空间、教育内容等方面更加灵活和丰富,希望文学院能继续扛起人文传承的大旗,举办更多高质量的文化品牌活动。
岁月峥嵘,桃李满园
众老师和学生们通过视频送上自己对文学院四十周年的诚挚祝福,共同庆祝文学院四十华诞。随后文学院工会副主席崔佳老师,中文系李强老师、历史系朱虹老师以及两位学生代表白静、李威乐一起为文学院献礼,共同朗诵《文学院四十周年院庆公告》。“四十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四十年木铎流声,桃李芬芳”,文学让我们在此相约,相逢相知,相忆相惜。在这同庆文学院四十周年的佳时,两位校友作家分别做了有关文学的微演讲。“乡土三部曲”作者叶炜围绕“文学生存与诗意栖居”的主题展开演讲,他认为所有的文学创作都是有其重要意义的。谈到现在流行的“文学边缘化”的说法,叶炜指出文学的创作关乎一个文学动力——文学生存的问题,文学可以是一种兴趣和爱好,更是写作人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让文学彻底融入生活当中”。另外,他还引用海德格尔的话,讲述什么是“诗意的栖居”,以及文学在此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大家能对美好生活一直有一种向往。最后,叶炜再次表达了对于母院文学院的诚挚祝福。青年评论家项静则做了《坚毅与自立:青年写作者的倒影》的主题演讲,分享属于她的文学体验。项静表示她对文学,尤其是对中国当代青年文学的看法,其源头都是来自于上海大学和与其有关的青春。同时,她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的热爱,文学让她有机会回到生活最具体、最真实的部分。项静还指出,所有的写作都是建立在自我确认和自我体认的基础上,并由此得以了解他人。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去学习写作,学习其他的事物,这个过程亦是一条“可以看得到宏阔或者是可以看得到安全的东西”的道路。
怡情以文,微吟相逢
上海青年作家张怡微以“虚构的邀约”为主题,和观众们探讨关于“虚构”的话题。张怡微以电影为切入点,引出“虚构”的独特魅力。回顾自己的文学和教学经历,张怡微表示她在其间学到了很多。小说创作是一个构建关系的过程,日常生活同样需要建构“关系”,小说里发生的事,本身就是一场“虚构的邀约”。张怡微也在现场向观众们发出“邀约”,邀请大家带着对写作的兴趣,“与征服世界的方式做联结,与相信自己的读者做契约般的联结”。
文动乾坤,“新”火相传
军旅作家周大新结合自己的文学经历,发表了《小说是一种药品》的演讲。关于“小说是什么”的问题,每个作家都有自己不一样的回答;而在周大新看来,小说还是一种治疗心理疾患的药品,无论是相思成疾,早期抑郁,人生狂妄亦或是心烦意乱,阅读小说都能对不同的“病”予以有效的治疗,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周大新鼓励大学生多读好的小说作品,有助自己的心理健康。此外,周大新还就自己的创作,在晚会现场与谭旭东老师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微对话,畅谈军旅文学的话题,引发热评。
除了嘉宾们带来的文学盛宴以外,同学们也为这次晚会送上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来自文学院的杨春妮、王紫薇、甘雨鑫等同学的诗歌吟诵《春江花月夜》,带领大家进入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古典文学世界。重华汉服社的陆慧嫣同学表演了古风舞蹈《梦蝶》,舞扇华服,美不胜收。上海江南丝竹协会中国国乐团更是接连为大家奉上了三段精彩的丝竹演奏《紫竹调》、《中花六板》、《霓裳曲》,乐声悠扬,余音绕梁,令人心醉。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王宇吉、张静一曲舞蹈《金色池塘》,传递出一段唯美动人的浪漫情怀。青鸟剧社演绎的微话剧《湖光山色》(改编自周大新小说《湖光山色》)把现场观众带入到作者的小说世界中去,大家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感受到了周大新作品的独特魅力。

在本次文学之夜的现场,还进行了微小说大赛的颁奖仪式,周大新老师为获奖的同学们颁奖,鼓励青年人的文学创作,并对学生们寄予深切的期盼和祝福。最后,获奖学生代表、现场嘉宾和领导们一起,进行点亮“文学之星”的仪式。点亮文学之星,让我们一起拥抱文学的力量,感受文学里的字句铿锵。木铎声震,桃李芬芳;文星闪耀,文韵留香。随着“文学之星”的点亮,晚会也进入尾声,伴着《夜空中最亮的星》的旋律,上海大学第八届文学之夜缓缓落下了帷幕。(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