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18 “国际大师讲坛”系列讲座之(五)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 2018/05/14  投稿: 戎艳    部门: 国际事务处   浏览次数:    返回


5月9日下午,上海大学“海外高端专家引智专项”国际大师讲坛(五)在宝山校区乐乎新楼学海厅成功举行。本次主讲嘉宾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埃及学与近东研究教授Thomas Schneider(托马斯·施耐德),他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埃及考古新发现:如何改变我们对古埃及的认识?”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历史系黄薇老师主持,国际事务处副处长倪兰致欢迎辞,来自我校各学院的师生及数名慕名赶来的同济大学的师生参加本次讲座。

施耐德教授首先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国际学界对埃及考古的新发现,打破了古埃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王国的原有认知。接着通过对考古出土的实物研究,认为埃及与地中海地区、黎凡特地区甚至东非和中非之间都可能存在着密切联系。原因是考古学家在考古发掘中找到了长距离贸易的证据(酒、原材料),并且发现来自叙利亚的亚洲官员拥有一座埃及式坟墓,配有礼堂和叙利亚式住宅,以及一些古埃及壁画具有爱琴文明的特点。此外,考古发现中王国时期埃及的民族多样性,这些证据足以说明当时的埃及与周边世界积极互动,而且地区之间的互动方式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施耐德教授认为这种积极而又复杂的互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古代世界的“全球化”。施耐德教授对一系列埃及考古实物的独特解读,为我们认识古代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理解。

最后施耐德教授与参加讲座的诸位师生就遥远而又神秘的古代埃及展开热烈讨论和互动交流,大家积极踊跃提问,教授都一一详细耐心的解答,在座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