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与上海电影学院师生亲切交流

发布日期: 2018/06/13  投稿: 倪瑜    部门: 上海电影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6月8日上午,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李瑞英来到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与师生亲切交流,并参观了学院的教学实验场地。学院党委书记李坚、执行院长何小青、党委副书记孙琦琰以及表演系的全体师生参加了交流活动。

 

 

表演艺术家首先是语言工作者

李瑞英老师与表演系首席教授奚美娟一道观看了17级表演班学生的声音和台词训练情况。之后,李老师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她首先对学院表演艺术人才小班化的培养模式和通过大师与专业教师联合带学生的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说: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为数不多的,同学们是幸运的。她认为表演艺术家首先是语言工作者,是在用声音语言配合形体、眼神传情达意,要运用好优美的汉语言符号。

 

 

不食人间烟火成就不了伟大的艺术家

李老师指出声音表达的基础是理解力,同样一首诗歌,不同的年龄阶段朗诵会有不同的效果。理解力的基础是了解我们这个社会。她希望同学们利用寒假、暑假、周末去做义工、做社会调研员,去老年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年的敬老院去当当义工,去学校教教孩子,关爱老人、关爱孩子,真正地接触社会。她说“建议大家就一定要变成一个社会人,你要理解社会,你家旁边有菜市场,就一定要问一问,今天青椒多少钱?鸡蛋多少钱一斤,你要不食人间烟火,你也不是一个伟大的艺术。”无论是播报稿子,还是塑造人物都建立在对社会、对生活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职业修养要从点滴细节做起

李老师强调修养就是在通过学习而养成的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的一种习惯,要从小事做起,一个坐姿、走路的姿势、一句台词都会流露职业素养和文化底蕴。她建议同学们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记录专业笔记的习惯,用一个艺术家的标准和要求做好点点滴滴的积累,才能在若干年后自信、游刃有余地展现自己。

 

 

真正的艺术家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我们每个艺术家到达一定层级的时候,都不仅仅是背台词的。像奚老师每次发言,我们每次做培训的时候,她都给大家讲课,她都是带着问题去思考,有一个创新的过程。因为你们要有伦理,要为这个社会、为艺术的发展做一个推动者,做社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李老师建议通过辩论会的形式提升同学们思辨能力、语言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最后,李老师还参观了学院小剧场、黑匣子等教学实验空间,并对这所年轻的电影学院给予了高度赞赏,期待从这里走出去的艺术人才能在更多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在参观交流期间,学院与李瑞英老师还在受聘担任特聘教授、为学生开设“声音艺术”大师讲坛等方面达成了初步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