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筹)创客空间活动举行

发布日期: 2018/06/22  投稿: 聂海岭    部门: 社会科学学部(筹)   浏览次数:    返回


6月20日下午,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筹)创客空间活动——暑期海外学习实践“新时代宣讲团”成立仪式暨培训交流会在东区2号楼社会科学学部(筹)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共青团上海大学委员会、上海大学国际部主办,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筹)承办,钱伟长学院、外国语学院协办。副校长汪小帆以及相关学院、部门负责同志和“新时代宣讲团”的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校团委书记许烁介绍了上海大学创客空间的整体情况。学校创新创业学院与社会科学学部(筹)、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工程技术训练中心、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悉尼工商学院、上海美术学院等专业学院合作建设了六个分布式创客空间,于今年4月份授牌揭幕,创客空间旨在通过学科深度融合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打造师生广泛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社会科学学部(筹)党委书记余洋、党委副书记卢吉超介绍了社会科学学部(筹)独具特色的“人文与科技融合创新基地”。“上海大学创客空间——人文与科技融合创新基地”是在社会科学学部学生学习成长共享空间“学生之家”的基础上开辟出来的,通过开展联合创新项目、学术研讨、理论学习、工作坊、读书会、本硕博互动等活动,旨在为学生搭建跨学科交叉创新实践的平台。创客空间由学生自主管理,配备指导老师,定期面向全校学生开放。

本次活动既是社会科学学部创客空间的启动,同时也是上海大学暑期海外学习实践“新时代宣讲团”成立仪式暨培训交流会。“新时代宣讲团”的成立是上大学子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彰显新时代青年学生使命与责任感的有益实践,借助海外学习交流的机会宣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风貌。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钱伟长学院直属党总支书记吴蔚将2018年上海大学暑期海外学习实践“新时代宣讲团”的旗帜授予伯克利项目和剑桥项目的学生代表。随后,伯克利项目的学生代表王歌和剑桥项目的学生代表史雨晨分别代表两个项目的宣讲团展示了备课成果。宣讲团指导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申小翠副教授进行了点评,提出了修改建议,希望宣讲团成员结合自身专业完善宣讲内容,做好新时代宣传者和践行者,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一个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创造活力的中国形象。外国语学院2017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周思妙采用“海星微党课”形式为宣讲团进行了外语培训,她用流利的英语讲解了“春节”的文化知识。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曾桂娥教授也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希望同学们行前做好充分准备,明确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与外国学生友好交流中建立理解和信任,传递中国的正能量。国际部国际合作处副处长来慧洁为宣讲团同学讲解了外事的纪律、礼仪、安全。

最后,汪小帆副校长结合自己在海外学习和搭建跨国校级合作项目中的经历指出,同学们在国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上海大学,代表着中国青年形象,随时随地都在“讲故事”,正是因为有了前面优秀的学长学姐们的铺垫,才能让在校学生有更多机会出国访学,与国外优秀师生交流,共同成长进步,希望宣讲团的同学们提前了解所到国家的历史文化,结合自身所学,以青年的视角阐述新时代、身体力行代言新时代,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阳光、积极、向上的形象。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社会科学学部(筹)“上海大学创客空间——人文与科技融合创新基地”,并对创客空间未来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性建议。(石玉莹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