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环化学院环境系教工支部一行前往青浦淀山湖边上环化学院生态实践基地“教授农场”现场调研。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至此,优质生态产品一词开始盛行,而环化学院早在2012年开始就率先践行,在青浦创立了生态实践基地--“教授农场”,研究优质生态产品。
环化学院教授农场基地始建于2012年初。起初为10多亩水田,用于生态稻作科研。随后不断发展,目前已发展为具有200亩有机水稻田,10多亩有机菜园,集科研、科普和有机农业开发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在这里,环化学院生态农业组科研的理念成功的得到了实践应用。水稻全生长期不施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以冬季紫云英等绿肥增肥,追施茭白叶,菌渣等生物质发酵肥。采用稻田养鸭,鸭子在田间活动,捕虫食草,排粪肥田,奔跑活动又有利于田间通透,增加水中溶氧,减少水稻病害,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此外也真正实现了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采用餐厨垃圾,红糖,EM试剂按一定比例发酵制成环保酵素,稀释500-1000倍,喷洒作物枝叶,成功起到防治病虫害作用。从教授农农场出来的产品也真正做到了“优质生态产品”。

党员教师调研完农场后,就在农田里聊起了可能的合作研究。不同的学科组,不同的理念,在青浦农田的基地里产生了思想的碰撞。最后就生物炭在基地的实践应用达成了合作意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