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进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优势,促进教师掌握“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建一流本科教育,开学伊始,教务处、教学发展中心于新校区举办第30期教师教学沙龙暨“翻转课堂”教学法培训。
副校长聂清、教务处处长彭章友与会。本场活动由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主持。来自各院系已获评或拟申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上海市优质在线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已开设翻转课堂试点教学的教师、我校已立项示范课的教师、有意开展翻转课堂试点教学的教师、教学院长和教学秘书等160多位教师前来。
本期沙龙特邀复旦大学教授俞洪波前来分享其翻转课堂教学经验。俞老师分析了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指出人工智能在内的新技术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教育模式。他从脑科学的角度,以人类认知的特性为出发点,以尔雅课程“神经生物学”为例介绍了如何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无论是课程设计、翻转实践、教学效果和案例分享,他生动地诠释了翻转课堂带来的教改独特魅力。
彭章友作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报告,他结合教育部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文件精神,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学习分析技术和上海大学建设智慧教室作为服务支撑等方面作了阐述。他期待上海大学通过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先期已有在线课程教学实践的我校青年教师来自国际教育学院的黄友老师、数码学院钱楷老师、悉尼工商学院姜爱萍老师,分别分享了各自开展翻转课堂的实践和体会。
最后,我校“大国方略”系列课策划、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创新中国”负责人、社会学院教授顾骏作了题为“方法论:翻转课堂如何教与学”的分享。他从“如何处理内容与技术的关系”、“如何处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的关系”、“如何处理翻转课堂线上与线下的关系”等方面,结合“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的成功开发,理性分析了“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与学,畅谈对教学内容设计如何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冷思考。

副校长聂清作了总结。她指出,今天我们在这里挖掘的是教师价值。无论是俞老师和我校青年教师们的热思考,还是顾骏老师的冷思考,一冷一热,都是立足于自己课堂的一种探索。教师教学沙龙需要讨论我们如何拥有对待课程教学的学术精神。她希望教学发展中心成为教师共同体,教务处从过去的教学管理转型为更多的教学服务、教学支撑和保障。她鼓励广大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敢于创新,用“课堂革命”,绽放教师灿烂的智慧之光。
据悉,我校在2017年-2018学年首批引入尔雅通识课“中国人文历史地理”和智慧树“艺术与审美”在线课程,开了翻转课堂先河。今年9月,学校将已制作上线的校本课程“创新中国”、“经国济民”和“人工智能”等引入,开启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新模式,更进一步探索名师名课线下面授答疑、学生在线自学视频和配套教材、完成线上自测、团队合作项目等,创新教育教学新模式,自信地拥抱互联网时代带来的课堂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