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传统文化,培养人文情怀
—————社区学院书院制平台之传统文化进课堂

发布日期: 2018/09/21  投稿: 陆耀峰    部门: 社区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为塑造当代大学生人文情怀,扩大传统艺术的普及范围,2018学年秋季学期,社区学院课外培养中心和人文经管组依托“书院制平台”,联合策划了“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活动。9月18日晚,笛萧、书法、戏曲、汉服、相声、射艺六门传统文化课程,让大一同学们感受到“传统”与“文化”、“古典”与“现代”碰撞时的精妙火花。

 

 

上海大学笛萧协会为同学们讲解了笛与箫、中阮与柳琴、古筝与古琴等民乐乐器的区别,两位成员还带来了精彩的古筝曲目片段表演;上大书法社向同学们介绍了“书法那些事”,从汉字演变、书法美学、感知教育、书法与现代四个模块来讲述书法的相关知识和书法美学;戏曲社社长以戏曲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以及四功五法为引子,简单介绍了四大戏曲大家,并邀请同学试穿戏服,学习专业的戏曲动作;上海大学重华汉服社通过细致生动的讲解与汉服的实物展示,向同学们展示了汉服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讲解了历史上汉服体系演变与传承的脉络;相声协会讲解了相声的“说、学、逗、唱”四大基本功,向同学们展示了绕口令、贯口、吆喝等传统技艺;射艺协会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传统六艺中的“射”现场演示了三种拉弓方式,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美学。一系列的传统文化课程让同学们跳脱出书本,身临其境的唱响中华文化最强音。

 

 

社区学院近几年探索把传统文化中那些深邃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与审美风范,转化成学习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与行为习惯,课外培养中心从2016学年秋季学期开始推出领略传统艺术项目,联合上海大学校内的七个传统艺术社团,共开设梨园戏韵、共谱国乐情、说学逗唱、共舞霓裳、书法基础、篆刻艺术、中华射艺七门传统艺术课程,吸引了近500名大一学生参与。2018学年,社区学院探索传统文化进讲堂的新路径,依托人文经管书院制平台建设,强化部门协同,汇集各方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组织的自主性与创造力,形成以表演互动为主、理论讲解为辅的新模式,将传统文化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新生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