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2018年“敬老月”活动协调会

发布日期: 2018/10/08  投稿: 王智俐    部门: 离退休党委(离退休工作处)   浏览次数:    返回


在全国第9个“敬老月”暨上海市第31个“敬老节”(10月17日)即将来临之际,9月29日下午,上海大学2018年“敬老月”活动协调会在校本部E408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徐旭及各学院(系统)分管离退休工作的领导出席会议。协调会由离退休工作处常务副处长余志龙主持。

会议伊始,与会人员一起重温了去年各单位举办的敬老活动视频。随后,离退休党委书记、工作处处长陆群英做了题为《应势而谋,顺势而为,稳妥推进离退休工作转型发展》的工作汇报。陆群英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揭示了我校当前严峻的老龄化态势,对离退休工作如何贯彻落实我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建立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的老龄工作新体系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她提出,为积极应对学校的老龄化,要把近两千名党员和七百余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离退休人员作为一个“银色”的人力资源库,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和正能量,助力学校的发展。同时,她希望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各单位互相联动,努力开创我校离退休工作新局面。

协调会还邀请了理学院、社会学院和财务处的三家单位领导交流了敬老爱老工作的做法和经验体会,既有各自的亮点又有共性。他们本着感恩与服务的理念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敬老爱老工作,对老同志情感上给予关心,生活上给予帮助,活动上给予支持。与此同时,三家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老同志的独特优势,助力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青年教师培养和师德师风建设等,较好地实现了学院部门关心老同志,老同志反哺单位的良好格局。

离退休工作处常务副处长余志龙向与会者介绍了本年度敬老月活动有关安排。余志龙强调,我校离退休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校领导的重视、老同志的理解尤其是各二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他希望各单位围绕 “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活动主题,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发挥实效,把本年度为老服务“回娘家”实事工程做好。

会上,徐旭首先充分肯定了三家发言单位的敬老爱老工作。他说,大学里的离退休工作是良心活中的良心活,要感谢全校各单位在敬老爱老工作上的全力付出。针对我校严峻的老龄化态势,徐旭强调:一是要充分认识老龄工作在学校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工作的理念要从单纯关注老年群体向全生命周期转变,从部门单兵作战向加强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形成合力转变,从单纯的养老政策制度制定,向搭建平台,发挥老同志的独特优势相结合转变。要引导老同志实现“单位人”与“社会人”、“组织人”与“家庭人”的融合,强调与社区融合,搭建平台,引导老同志主动应对挑战与变化。二是要深刻认识到老龄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各单位要在统筹发展的同时,也要统筹好老同志工作,关心好老同志的所想所需。保证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三是要正确把握老龄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各单位要把怎样提高老龄工作水平放到发展规划中,确保大后方的稳定。要充分发挥发挥老同志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后勤保障中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构建同心圆,引导老同志参与到“三全育人”的过程中来,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

针对今年的“敬老月”工作,徐旭指出,各单位要结合学校的布置和要求,聚焦主题,在全校营造敬老爱老的氛围。同时,他提出各单位要注重的是:党政班子要充分学习领会老龄工作的政策性;要结合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总结过去,不忘初心,梳理本学院本部门老同志的育人事迹,讲好上大故事,传承好上大精神;要梳理需重点关注的对象,精准服务,层层传递学校党委对他们的关心;要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邀请青年教师尤其是今年刚入职的教职工参与该活动,老少共话发展;要提高尊老敬老法律意识,尊重老年人规律,注意安全。最后,他希望各单位结合十九大精神有关要求,契合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步伐,共同努力开创我校老龄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