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星汇”统战工作系列论坛之“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举行

发布日期: 2018/10/15  投稿: 许萍    部门: 美术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10月11日下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星汇”统战工作系列论坛之“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论坛在美术学院南院举行,上海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兼教师工作部部长曹为民、上海大学教师工作部副部长谭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静、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岭山、上海大学民主党派、少数民族联合会代表、美术学院统战成员及美术学院青海刺绣研修班优秀学员代表30余人参会。会议由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岭山主持。

论坛上半场全体参会人员列席了由人力资源部文化部教育部联合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上海美术学院青海刺绣研修班结业典礼。文化和旅游部原非遗司副司长、巡视员马盛德、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吕霞、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人事处处长张占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章莉莉及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丁蓓莉出席典礼。典礼上来自青海的少数名族学员们身穿民族服饰,载歌载舞为与会人员带来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动情地发表了在美院学习的感受。校党委统战部部长曹为民和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静与其他嘉宾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留下了珍贵的合影。结业典礼结束后,与会嘉宾与学员们饶有兴致地交流观摩了本次研修班的成果展览。



论坛下半场首先由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静介绍了“星汇”论坛举办的初衷及美术学院的统战工作情况。陈静对与会人员能共同见证并参与美院“星汇”论坛开幕和第一次论坛表示感谢,之所以取名叫:“星汇”论坛,是因为美院有“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形散神聚的特点,“星汇”论坛旨在凝聚星火之力,结合学院自身的学科优势围绕学院提升专业话语权、国际影响力的办学目标,更充分发挥党外人士作用,着力凝聚共识,夯实思想基础,服务综合改革,为上海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学院发展献策出力的搭建一个更开放、包容和畅所欲言的平台。

陈静表示,卓越的教育者、艺术家一定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顺应时代的需要,近些年美术学院统战成员在参政议政、教书育人和城市社会服务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首期论坛的主题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对美院过去一些工作的总结,也是站在新的起点上的思考:如何结合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族共同体论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此为序曲,美院力争把“星汇论坛”建成“有主题、有传承、有情怀、有成果”的统战工品牌活动。



随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金江波以“非遗传承与生活美学”为主题做专题讲座,展示了美院“左手牵着非遗传承人,右手牵着艺术家”,探索“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多种方式所作的努力和付出。希望以此抛砖引玉,让大家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将艺术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更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实践李强书记提出的地“让艺术点亮生活”,更深入地思考如何让更多的艺术家参与,让新时代的民族艺术传承人们“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民族文化转变为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新时尚,思考艺术在怡情雅致的同时如何承担起更重要社会责任,站在时代的前沿,对应国家战略发展的目标,面向社会的需求,使用协同创新的机制与方法,从自信、自觉走向自强。

之后,上海大学民主党派、少数民族联合会代表周丽昀、胡国辉、雷作胜、张亚月、张义邴、王建军、余丽丽及美术学院统战成员们分别谈了感受,从面到点、从理论反思到实践探索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积极互动,如美术学院廖志豪为现任台盟中央委员、台盟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政协委员、台盟徐汇区委主委、市台联常务理事,他从讲座引申就如何把非遗传统通识教育、普及社区从而美育大众谈了自己的想法,青海刺绣研修班藏族学员卓玛康珠、撒拉族学员韩艾下姑、土族学员王新环也从此次的学习经历谈起,感谢美院的培训为她们打开一扇通往创新创业带动民族经济发展的机会之门,现场气氛热烈。

会议最后,校党委统战部部长曹为民表示,美院几年来对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工作和积累通过金江波副院长的讲座,让大家对非遗有了深入了解,对民族团结进步和统战工作有很大的启发。美院的“星汇”论坛结合统战成员特点,搭平台,展风貌,绘制了最美“同心圆”,希望对其他院系能起到参考作用,同时也希望党派团体更多地与学院尝试对接,找到结合点,进一步开展工作,希望广大统战成员继续立足本职岗位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建言献策、建功立业,为学校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