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支部建在科技创新团队最活跃的细胞上
———上海大学机自学院自强队临时党支部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主题党日

发布日期: 2018/11/29  投稿: 谢姚    部门: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11月28日下午,上海大学机自学院自强队于东区机自学院604会议室召开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主题党日暨庆祝上海大学自强队临时党支部成立10周年活动。上海大学机自学院党委书记王小静、副书记林桦,院办主任汪斌、学院组织员谢姚,团委书记高红梅和副书记邱之卯等参加此次活动。自强队指导教师陈万米、黄慎之,党支部书记叶立俊和二十余名队员参加了此次主题党日活动。自强队优秀队员胡晨潇主持本次会议。

 

 

在嘹亮的《国际歌》旋律声中,会议拉开了序幕。首先,自强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叶立俊同学介绍了党支部的基本情况,自强队现有在籍队员共计270人,其中党员12名,发展对象8人,入党积极分子为51人,党支部在指导老师黄慎之的带领下,始终发挥着上海大学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自强队上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支部活动,引领全队的思想建设。此外,党支部还积极鼓励和引领团队成员参与到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内外各项科创活动和科创竞赛中去,将党支部发展、团队建设与个人发展紧密相连。

支部书记叶立俊同学作为代表发言,和大家一同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并进一步明确了建立临时党支部的成立要求和相关职责。叶立俊强调,新出台的《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了临时党支部成立的背景和意义,并阐述了其在基层党组织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自强队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也是全校为数不多、以科创为导向且具有本硕联动特色的创新型临时党支部。全支部要弘扬“以老带新”的光荣传统,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引导支部内党员同学履行党员义务,及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也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及时地跟踪培养,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会上,党委书记王小静老师讲到,中共中央下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自强队第一时间举行这样一场具有纪念意义的学习会议,体现出了自强队临时党支部高度重视思想引领,重视支部建设,重视党员教育,彰显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示范带头作用。党委副书记林桦老师表示,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定期开展组织生活是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强队临时党支部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学院组织员谢姚老师说,前不久刚收到自强队制作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工作总结报告》,厚厚的近五十页,记录下了自强队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党建历程,见证了自强队临时党支部的不断成长;自强队自我建设自我成长,通过志愿活动、共建等形式反哺社会,诠释了上海大学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的引领楷模作用。团委高红梅老师和邱之卯老师也表达了对自强队工作的极大认可,希望借助自强队这一优秀的平台,为机自学院推动科创团队建设,广纳人才,促进学院的学科建设。

 


随后,自强队优秀研究生党员代表鲁晨奇、本科生党员代表曾宇希、何文珂和鲍寅喆依次上台分享了他们入队后参加科创的经历。曾经多次踏上赛场为学校争夺荣誉的他们,始终在自强队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并传递温暖。他们牢记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职责和担当,在完成组内科创任务的同时,亦不忘全心全意服务同学。他们也表达了自己对自强队的感激之情,感谢党支部在其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并愿意为党支部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最后,自强队的两位指导教师陈万米老师和黄慎之老师分别表达了他们对各级领导关心的感谢和对未来的憧憬。陈老师提到,自强队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党支部的精神引领,更离不开全队上下的拼搏付出。党支部指导教师黄慎之老师强调,自强队临时党支部成立至今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在全面提升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方面始终走在前头。希望团队中的党员继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自强队就是这样一支把支部建设在科技创新团队最活跃的细胞上的团队,正是一支极具战斗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党支部,是凝聚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和群众坚实的战斗堡垒。过去的十年,是自强队临时党支部砥砺奋进的十年。自强队临时党支部用实际行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上海大学创新型党支部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