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钼与钢高端论坛在上海大学召开

发布日期: 2018/12/03  投稿: 祁晶    部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11月28 -29日,由中国金属学会、国际钼协会以及上海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协办,上海大学先进凝固技术中心承办的“2018钼与钢高端论坛”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学海厅举行。来自中国、英国、比利时、日本、德国、西班牙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个单位的近200名学者、专家和技术人员汇聚一堂,广泛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分享了含钼钢铁材料的应用实例,深入探讨了钼在改善钢铁材料性能中的重要作用。此次会议有效推动了钼在钢铁材料中的应用以及钢铁材料品质的提高。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先进凝固技术中心(CAST)主任翟启杰教授主持,中国金属学会高怀副秘书长、金堆城钼业集团的程方方董事长、国际钼协会的Tim Outteridge秘书长以及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的王怀世秘书长分别致开幕辞。在回顾总结钼元素改善材料性能的基础上,他们对钢铁材料,特别是特殊钢行业的发展阐述了各自独到的见解。大家一致认为,在当今国际大环境下,迫切需要发展高性能钢铁材料,实现冶金生产由量向质的转变,而钼元素的应用将为这一转变发挥重要作用。

开幕式后,上海大学材料学院院长董瀚教授给大家带来了题为《厚壁铸铁中华锅:灰铁钼合金化的实践》的精彩报告。报告联系日常生活,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合金化在开发耐热、耐腐蚀、热容量大、抗菌型不粘锅的重要作用。随后,上海大学兼职教授、比利时Niobel Conbvba公司总经理Hardy博士在《Molybdenum alloying-more than hardenability》的报告中全面分析了Mo改善材料性能的机理,为含钼钢铁材料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来自西班牙的Pello博士、北京科技大学的尚成嘉教授、中国台湾的杨哲人教授、日本冈山大学的Takehide教授先后结合实例探讨了Mo元素对低碳微合金钢、管线钢以及冲压钢板的性能的影响。

在下午的报告中,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的吴铁明总工首先带来了好消息: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与上海大学CAST陈湘茹副教授等合作的“620oC等级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材料CB2/FB2及其锻铸件的开发”项目获得2018年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这是对CAST微合金化工作的高度肯定。在随后的报告中,来自中信集团、宝钢和德国BGH和BICKENBACH公司的专家从应用实例出发,阐述了含Mo合金钢在汽车板、矿山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最后,国际钼协会技术总监Nicole Kinsman教授致闭幕词。她高度肯定了会议的成果,对与会专家和学者以及上海大学CAST表示衷心感谢,并表达了对后续合作研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