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本科生学术论坛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 2019/01/07  投稿: 富旭    部门: 学生工作办公室   浏览次数:    返回

 

2019年1月4日,上海大学2018年度本科生学术论坛颁奖典礼在宝山校区乐乎新楼学海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论坛评委会主席孙晋良,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以及各院系、部处150余名师生出席了颁奖典礼。

2018年度本科生学术论坛由学生工作办公室、期刊社、国际部、教务处主办,本科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钱伟长学院承办,以“未来已来,聚创时代”为主题,旨在以本为本,激发本科生学术创新意识,引领本科生学术创新风尚,展示本科生学术创新成果,搭建本科生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加快培养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追求卓越的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论坛自2018年9月份启动以来,得到全校本科生广泛关注和参与。组委会共收到185篇论文投稿,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等各学科,涉及22个院系、55个专业、343名作者和106位指导老师。投稿论文整体重复率较低,反映出同学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学术视野开阔,学术观点新颖,反映出同学们强烈的创新意识;形式比较规范,文辞比较正式,反映出同学们扎实的学术基本功。其中,90篇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并编入优秀论文集,9家单位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颁奖典礼上,经济学院刘可玉、文学院陈元瑗和钱伟长学院赵晏庆三位同学对自己的研究做了阐述,对自己的科研之路做了分享。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三位同学的交流展现出逻辑之美、表达之美、形象之美!”

中国工程院院士、论坛评委会主席孙晋良表达了对获奖同学的祝贺,并结合自己数十年的求学和工作经历,对同学们提出了“打好基础,胸怀祖国,热爱专业,把握机遇,讲求合作,充实自己,重视学科交叉,养成良好学术道德”八项要求。

聂清副校长做总结讲话。她指出,同学们参加学术论坛,相对于得奖,培养学术兴趣更重要,希望未来参赛队伍更加庞大,培养出更多符合学校使命、愿景的人才;希望本科阶段的学业发展要坚持把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的“三基”训练放在第一位,不能因为参加学术研究与创新活动而耽搁了第一课堂的学习。

聂清指出,学术的品格如同上海城市的品格,“开放、创新、包容”。要打造本科生学业发展助力平台,建立师生共同体和朋辈共同体,在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学习、学术路途中,有老师、朋辈的支持,就会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途,让人温暖。学问、学业、课业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人本身,要做个有“心”人,有一颗具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中国心。选题的创新性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本次论坛做得很好,更高的要求是追求真善美,追求真学识、真本领、真能耐、真性格,追求理想和抱负;是培养开拓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恪守学术道德摒弃拿来主义,做好终身探索和终身学习的准备,建立对于学术事业和学术职业的热爱。

论坛还组织了墙报展示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两个分论坛的论文宣讲,组稿印制了获奖论文集,安排《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专刊发表优秀获奖论文,设立“上海大学优秀本科生国际实验室研习计划”,对在论坛中涌现出来的有学术潜力的优秀本科生开展国际化长效培养。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在年轻学子严肃认真的学术交流中,上海大学2018年度本科生学术论坛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