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作为五项改革任务之一。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把“国际交流合作”首次在国家层面成为大学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之后的第五项职能和使命。在此背景下,2018年5月上海大学国际部应运而生,下设国际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旨在统筹国际化资源,形成联动协同机制,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增强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和育人水平,以国际化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学校发展。
“服务”与“品牌”是国际部成立之后,作为大部制建设的重要关键词之一,为在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内涵式服务的同时,重视通过各个渠道开展国际化工作宣传与学校品牌建设和推广,积极谋划实施学校国际化战略,助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新技术新系统,提升外事服务水平
信息化时代为高校国际化建设创造了机遇,国际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在制度建设、流程优化、服务改进上积极探索,全面梳理并优化校内办事流程,打造iglobal外事信息平台;并与我校信息办共同开发推出中英文双语因公出国申报流程、外籍教师来华工作证件申报流程等10个智能流程管理平台,让信息多传播,师生少跑腿。为了更好带领潜在留学生了解上海大学,方便海外用户办理申请流程,国际部开发建设了全新的英文网站门户以及英文的招生和选课系统,逐步完善线上国际化服务体系,与世界一流高校接轨。
新理念新机制,服务外籍教师发展
秉承“以人为本,用户友好”的服务理念,国际部积极邀请我校外籍教师与员工参与团队建设,开展外籍专家迎新会、外专午餐会等活动,听取用户自身角度提出的建议;组织外籍教师参加上海市政协座谈,为上海市营造更好的外籍人士氛围建言献策;并尝试通过中外员工合作机制编制《SHU Global Faculty Guide》与《Shanghai University Orientation Guide》两本手册,为在校的外籍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引导和服务指南工作。制度管理方面也同步配合,出台了《上海大学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的管理和服务做了更好地规范。
新思维新方法,服务国际影响力提升
品牌宣传是高校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国际部将上大全球品牌建设与推广纳入重点工作部署,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打造中国高水平大学的全球品牌,建设集新闻、网站、新媒体、VI视觉识别系统、视频、平面宣传材料、品牌推广活动为一体的上大国际推介。还进一步将宣传渠道开拓至各个海外社交媒体,包括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等,在全球范围拓展受众规模,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上大风采;利用世界顶级教育年会的平台(NAFSA, EAIE, APAIE)发表演讲,进行上大全球品牌宣讲,让世界听到上大的声音。
作为一个高效的“行动派”部门,国际部坚持以创新思维引领国际化服务,实施国际学生大使计划,招募优秀在校国际学生参与国际化工作,以国际学生服务国际学生群体;集思广益,吸纳国际学生的创意,举办国际新生红毯见面会,中英交流语言角等活动,增强国际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
新探索新实践,打造国际化团队专业发展
服务提升与品牌建设是国际部大部组建后的重点任务,是在职能和流程优化的基础上,持续开展管理模式创新、服务专业性提升的探索和实践,通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系统培训与学习,提升管理的科学化与服务的专业化能级,为一流学科建设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