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持续激发我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搭建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2019年4月-6月,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联合上海市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上海大学科技园、上海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校团委等单位和部门,共同举办“逐梦新时代 创享新未来”——上海大学第六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6月18日下午,最后的总决赛在J楼隆重举行。

大赛自启动以来,共有74组团队报名参赛,覆盖全校20多个院系400余人,涵盖研究生与本科生团队。参赛团队经过开营仪式、科创嘉年华和双创集训营的集中培训,初赛、复赛的层层筛选,一对一导师指导,共有10组项目晋级总决赛。决赛正式开始前,本次大赛的20组优秀项目展开同台路演,涵盖共享经济、智能装备、高端制造等多个前沿产业方向,在J楼大厅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创盛宴。

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上海市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汤虹,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秘书长倪奕松,以及来自学校相关部处、院系领导老师莅临现场。来自各学院近200名师生代表到现场观摩比赛。上海乾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傅俊总裁、上海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赵红丹等七位校内外专家共同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

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教授为本次大赛致辞。他分享了自己对创业精神的理解,指出创业不仅是创办公司,而是需要我们站在更大的视野、更高的格局来看待创业精神,特别是创新创业在社会发展变革浪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强调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特点,“全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处在这样的时代,汪小帆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寄语大家:“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时代使命”。作为上大青年更应肩负着创世纪的重任,深刻理解上海大学“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最后,他对在座同学提出殷切希望:培养自身既敢于冒险、大胆尝试,又务实专注修炼内功的品质,“练就过硬本领”,“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补何及”。汪小帆副校长的致辞令在座同学深受鼓舞和激励。

本次大赛进入决赛的10个参赛团队,既有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社会痛点问题、民生问题,同时有公益、情怀创业,展现了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责任的青年创业者精神。在7分钟的“文韬武略”项目展示和5分钟的“沙场点兵”评委提问环节,他们的精彩表现,赢得评委及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几位评委对本次比赛给予了高度评价。傅俊总裁对参赛项目和学生们的创业热情予以极大肯定,他指出,上大学子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希望在双创的浪潮中,同学们能坚持自己的创业之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顾晨洁校友则为参赛选手提出了建议:细化商业模式、找准项目核心竞争力;为自己的创意想法找到应用场景;同时要提升演讲能力。赵红丹副院长以“全”、“新”两字总结本次大赛的特点,涉及领域全、商业计划书完整性高、学科覆盖面全,选择领域新、技术新、创意新、思维新,这些也是上海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本次大赛获奖团队获得由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业驿站给力计划”提供的共计10万元创业补贴、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EFG)天使基金申请直通车机会、上海大学创业苗圃免费孵化工位以及校内外相关配套创业扶持政策。
最终,来自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基于ToF深度相机的物流跟随AGV”项目荣膺大赛金奖,获得创业补贴2万元;悉商学院“快印鼠自助打印”、通信学院“基于生物质固体废弃物的新型材料”和管理学院“飞菱智能灯控系统”3个项目团队获得银奖,分获创业补贴1万元;计算机学院“炫视科技”、机自学院“爱儿塔STEAM教育培训”、材料学院“高品质抗菌马氏体不锈钢刀具”、理学院“西部支教体验营”、机自学院“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导航技术”和机自学院“基于气动的水果采摘及跟随收集装置”6个项目团队获得铜奖,分获5千元创业补贴;管理学院“纸间”等10组团队获大赛优胜奖,分获2千元创业补贴;悉商学院“快印鼠自助打印”团队以1397票线上投票摘得“最具创意奖”桂冠。


至此,第六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希望以“科创杯”大赛为牵引,持续激发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引导更多上大学子把激昂的青春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