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举办第32期教师教学沙龙暨课程思政专业课程建设立项启动仪式

发布日期: 2019/04/30  投稿: 胡瑕    部门: 教务处   浏览次数:    返回

为深入推进我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激发更多教师发挥出投身课程思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4月23日上午教务处在“八屏”智慧教室举办我校第32期教师教学沙龙暨课程思政专业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启动仪式。本期沙龙由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上海市思政课“顾晓英工作室”主持人顾晓英主持。

 

 

法学院文学国院长,芦雪峰副院长,国教学院阚怀未副院长,图情档系副主任王丽华,教务处副处长(挂职)程远航等参与了沙龙活动。

来自各院系已获准2019年度课程思政专业课程建设立项或有志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新进青年教师、院系领导和教学秘书等与会。整整三小时,78位老师将智慧教室坐得满满当当。

管理学院青年教师马亮、经济学院陆瑜芳老师和体育学院杨小明老师分享各自参与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的心得体会,理学院教学院长、东方学者陈玺分享院系作为实施主体单位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组织人事部人事处副处长王志敏介绍了市教委青年教师支持计划,通报了学校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若干新举措。

 

 

微课贤云CEO就如何信息技术深度融入课程设计、微课录制以及网上建课为题给老师们作了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超星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了慕课课程拍摄技巧与注意事项。公司工作人员以“创新中国”为例,介绍了学校网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演示了电脑端和移动端的师生互动。

上海大学是“大国方略”课程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系列”课程的发祥地,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已获评2018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而今,新建“人工智能”系列课程已被列为2019年上海市教委重点教改项目。学校在课程思政的道路上,步伐也没有放缓。学校在2017年获评上海市课程思政整体试点高校,立项建设71门课程作为课程思政试点课程。2018年全校遴选“科技与伦理”、“经典华语电影”等课程,打造首批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分属人文艺术、经管和理工学科领域,面向更多的学生播撒育人的种子。首批示范课程受到学生欢迎,精彩表现得到“上海教育新闻网”、《东方教育时报》、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2019年4月学校召集课程思政工作推进会,教务处会同教师工作部、宣传部、学工办、团委、人事处、考评办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根据上海“三圈三全十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共商举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主线,抓好课堂教学各关键环节,倡导教师自觉地在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体现价值引领,以期形成课程思政整体效应。迄今,60门课程思政专业课程已获立项。学校还引入尔雅通识课“中国人文历史地理”和智慧树“艺术与审美”在线课程,开了翻转课堂教学。去年9月,学校将已制作上线的校本课程“创新中国”、“经国济民”、“人工智能”和“时代音画”等课引入,探索信息化深度融入,开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让更多大学生自信地拥抱互联网时代带来的课堂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