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第六届费孝通学术思想论坛举行

发布日期: 2019/06/03  投稿: 刘娇蕾    部门: 社会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5月30日至6月1日,民盟上海市委、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芝英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民盟委员会、《社会》杂志编辑部、芝英镇政府、芝英历史文化研究会在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联袂主办“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第六届费孝通学术思想论坛”。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整合各界专家,挖掘浙江省永康市芝英古镇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总结其历史文化名村建设经验,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和对策等议题,从政策、实务、学理等多个角度出发开展对话和研讨,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徐旭出席会议并表示,费孝通先生十分关心上海大学的发展,对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上海大学要继承和不断发扬费先生对乡村社会的深切牵挂,充分利用优势学术资源助力地方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友梅总结了中心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阐述了新时代下继续推进费孝通乡村振兴思想研究的重要意义。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和永康市副市长卢轶共同为“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芝英实践基地”揭牌。

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突飞猛进,城乡关系呈现出新的面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的乡村振兴指明了新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紧迫的现实要求,也是重要的学术使命。费孝通先生家属代表张喆深情回忆了费先生志在富民、振兴乡村的一生。《古镇芝英》名誉主编应业修就古镇芝英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作了详细介绍。城市规划界专家分享了空间规划与重整古镇风貌方面的经验,建筑界专家分享了古建保护与激活利用方面的经验,艺术界专家分享了近年来各地代表性艺术乡建行动的成效,社会学界专家分享了就芝英等地乡村工业、外来人口、祠堂文化等方面所做社会调查的成果。与会人员还听取了芝英镇乡村振兴报告,考察了芝英镇乡村建设成就,为千年古镇芝英焕发青春建言献策,并勾画了跨学科合作研究的蓝图,以便深度挖掘芝英这座学术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