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共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本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能力,5月30日上海大学于B319举办第35期教师教学沙龙暨一平三端助力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研讨会。本期沙龙由教务处主办,经济学院承办。考评办主任辛明军教授与会。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主持沙龙。来自各院系的教师、教学院长和教学秘书等共计40余人出席。

顾晓英简要介绍了本期沙龙主旨。她期待通过多期研讨,给老师们提供包括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内的各类业务培训,养成以学生为中心提升课程质量的自觉。

考评办主任辛明军结合国内外教育教学质保现状,联系我校新开在线和课内教学课程建设情况,谈了他对“以结果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超星平台工作人员用手机展示“一平三端”助力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演绎了如何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和“速课”工具快速打造在线课程资源,也介绍了利用教学大数据,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超星团队手把手带着老师们手机探索,帮助老师们尽快熟悉新平台,以期提升教学效果。

本次沙龙承办方是经济学院。副院长尹应凯教授介绍了学院层面是如何提高站位,研判教改形势,锤炼优秀团队,用好翻转课堂,打造品牌课程,打造优秀教学成果的。

经济学院陈慧芳老师分享了如何利用超星网络平台,科学考量学生学习情况;

陆瑜芳副教授则分享了翻转课堂在核心通识课“爱情心理密码”中的应用,包括课程设计、翻转实践、教学效果和案例分享,她生动地诠释了翻转课堂带来的教改魅力。

环化学院陆永生老师结合参与学校挑战性研究型教学项目,着重谈了他是如何用好超星平台,强化课前、课中和课后,用扎实的课外,用丰富的阅读,用大额的作业,提升学生获得感。

顾晓英老师最后作了沙龙小结。她指出,上海大学已改建B楼智慧教室,为实现新型教与学提供了物理空间。学校在2017年-2018学年首批引入尔雅通识课“中国人文历史地理”和智慧树“艺术与审美”在线课程。2018年我校已开始尝试校本“创新中国”“经国济民”、“时代音画”和“人工智能”系列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试点。秋季,学校将推出11门通选课程,开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探索名师名课线上视频、线下面授、学生线上自学自测、团队合作项目等多种教学样态。为规范教师教和促进学生学,增进我校信息化融入本科教学工作,学校拟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顾老师希望老师们在熟悉网络平台教学的同时,更得打磨课程内容,让优质教学内容借力信息化平台,让更多优秀教学成果涌现并且得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