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筹备多日的社会学院首届学术新星研讨会在乐乎楼学思厅成功举行。经过前期的投稿筛选,共计有18位同学参加此次会议汇报,成果涵盖了基层治理、外来人口城市融合、社会学理论述评、医疗伦理、教育焦虑等多个角度和维度的研究。本次会议由社会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徐义圣主持,并邀请了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的冯猛、陈蓓丽,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童潇,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姚泽麟,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部王扬担任评议嘉宾。
会议伊始,张文宏院长对受邀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评议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与会师生通过本次论坛上交流思想互通有无,并表示学术新星论坛将传承下去成为社会学院一项传统。院党委副书记徐义圣主持了开幕式并宣布大会议程。会议共分成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由六位同学每人10分钟时间汇报成果,评议老师集中评议20分钟。
随后,各位参会同学逐一进行了汇报。包乾宇、柴丽霞两位同学用定量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居民公平感和基层政府的满意度,陈丽蓓老师认为两篇定量文章符合学术规范但是自变量的选择缺乏文献综述的说明,存在说服力欠缺的问题。落雅琼和陈丽慧同学结合生活实际,分别从粉丝经济和微信修图着手展示了研究成果,童箫、姚泽麟等老师高度赞赏了其把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现象结合的做法,但文章中重点还不够突出。冯猛、童箫等老师认为陈正耀同学关于农村殡葬改革此文作者能把复杂的事情说清楚,体现了作者扎实的调查功底,但缺乏资料收集方法和处理方法说明。各位老师从问题意识、文章结构、理论依据、研究意义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中肯又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场氛围和乐融融,活跃而不失学术的严谨。
经过评选,在学术新星论坛中郝琳杰等10位同学获得一等奖,陈丽慧等8位同学获得二等奖。闭幕式上,李荣山老师谈到,本次学术研讨会对许多参会同学而言可能是学术生涯的起点,是一次很好的学术锻炼。学术新星平台的搭建是对提高学生学术素养的一次很好的尝试,希望各位同学快速成长起来,再接再厉,早日从学术新星成为学术明星。
本次学术研讨会充分体现了社会学院治学育人的教育理念,希望通过学术新星论坛的“星星之火”,对社会学院学生的学术研究发展产生“燎原”之势。
学术新星学术研讨会目的在于提高培养社会学院学子的学术素养,进一步开拓社会学院学子的学术视野,为同学们搭建一个高水平的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促进优秀研究成果的交流,丰富社会学院学子的知识储备,培养其创新能力。促进师生交流,进一步整合各学科科研力量,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精神,产出更多的高层次成果,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