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立德树人”讲坛暨社区学院2019-2020学年冬季学期首日教育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2019/11/26  投稿: 陆耀峰    部门: 社区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由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务处、校团委、社区学院联合举办,社区学院承办的“立德树人”讲坛14场讲座于冬季学期首日教育日成功举办。本期讲坛不仅有校内资深教授的精彩演讲,也有校外企业导师的倾情分享,让同学们领略到了大师们的风采。

秉持开放精神 提升全球视野

11月24日上午,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龚思怡来到第124期上海大学“立德树人”讲坛,为社区学院学生作题为“秉持开放精神 提升全球视野”的主题报告,上海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崔巍、副处长来慧洁,社区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代表及近500名学生在J202主会场参与了本次活动,社区学院2200名学生在各分会场通过同步直播的方式观看了讲座内容,本次活动由社区学院院长尹静波主持。



讲座伊始,龚思怡讲述了大学时代的故事及自身工作经历,吸引了所有同学的注意力;接着,她以一个问题:“什么是气质独特的上大人”激发同学们的思考,点明了成为一名气质独特的上大人应具有的基本素养:一是与上海这座城市合拍,二是与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频。而后,她分别从“提升国际视野”、“打造全球胜任力”、“参与国际化培养”三方面,展开主题讲座。



一是提升国际视野。龚校长表示,提升国际视野,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国际视野即国际视角、国际眼光,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她勉励身处上海这样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中的上大学子,要有“代表中国参加全球竞争”以及“立足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勇气、魄力与能力。

二是打造全球胜任力。龚校长表示,打造全球胜任力,是应对未来挑战的核心能力。她结合自身的学习与工作经历,希望同学们要从知识、能力、品格等三个维度提升自己,全面提升外语能力、人文科技素养、沟通与协作能力以及培养自觉自信的品格等。

三是参与国际化培养。龚校长表示,参与国际化的培养,是走好学业生涯的必由途径。她详细介绍了上海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及提升学生全球视野的蓝图,并以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的《百年风华,劳工神圣——有关“一战”华工文化记忆的调查研究》项目为例,鼓励同学们在利用国际化培养资源的过程中拓展知识、锻炼能力、规划未来。



最后,龚校长对大一学生提出了她的寄托与要求,即“提升全球视野,从‘五个一’起步”:学好一门外语,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选修一门全英文课程;参加一个国际化项目;结识一位外国朋友;制定一份个人发展规划。希望同学们牢记龚校长的嘱托“开阔国际视野、提升全球视野,成为自强、自信、先忧后乐的上大人”。



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就国际视野、海外交流与未来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龚校长及国际合作处领导分别作出了详细的解答。本场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不忘初心 争做时代先锋

在下午的13场“立德树人”讲坛中,材料学院院长董瀚教授,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聂永有教授,机自学院李明研究员、王志明教授、蓝箭副教授,理学院赵宏滨教授、张永平教授、赵发友副教授,土木系张孟喜教授、生命学院吉永华教授、文学院刘长林教授以及上海市统计学会副会长、经济学院兼职教授陈新光,百事可乐高级研发总监陆继军分别以“材料,社会发展的基石”“中美贸易战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智能制造的心智”“我如何成为汽车保护神”“如何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能源汽车与化学”“量子与兴趣培养”“微积分到底难不难?”“超级地下工程”“投身科学,放飞人生”“抗日爱国救亡运动中的抗议行为及其社会价值”“进博会为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及“百事可乐——为什么‘可乐’”为主题进行了讲座,社区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各学工组组长、中心主任及辅导员参与了讲座全过程。



“立德树人”讲坛是社区学院探索校训精神及使命愿景落地的有效路径,多年来也得到了学校各职能部处及专业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本次活动中,受邀嘉宾围绕“不忘建国初心,牢记历史使命”、“学习进博精神,争做时代先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强化班级建设,打造卓越班级”等教育主题,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科研探索及工作心得等方面,与全体社区学院学子进行了深入交流,学生们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立志将国家的需要与自身专业选择及未来发展相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