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中国西南河流拦截对流域碳氮循环和输送的影响及其效应评估研究”学术研讨会暨2019年年度总结会于11月29日—12月1日在上海大学举办。
该项目由天津大学牵头,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参与。该项目于去年顺利通过了中期评估并获得继续支持。今年,项目各课题和子课题承担单位相关负责人及项目骨干50余人齐聚上海,总结这一年来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共同探讨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华东师范大学大地球科学学部主任丁平兴教授,水文水资源及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陈喜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所副所长、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雨春教授列席与会专家。会议由上海大学环化学院汪福顺研究员主持。
12月1日上午,各课题负责人围绕具体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进度汇报了工作进展和财务执行情况,听取了专家的宝贵意见。1日下午和2日上午,各项目骨干就各自的项目考核指标、取得的研究进展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各学科间进行了充分交流,凝练并完善了下一步研究思路。
该项目围绕“河流拦截工程改变和调控陆地碳氮循环和物质输运机理研究”的科学前沿问题,系统探讨河流向水库转化后的多界面碳氮生物地球化学机制,进一步认识我国西南不同类型水利工程改变流域碳氮的拦截、释放和输送通量的机理,并评估其全球变化意义。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加强了流域联合治理方面成果总结和凝练,强化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了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下一轮学科评估工作中环境学科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