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工程力学学术研讨会暨2019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年会召开

发布日期: 2020/01/02  投稿: 朱敏慧    部门: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力学所)   浏览次数:    返回

12月29日,由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主办的能源工程力学学术研讨会暨2019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年会在上海大学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应用力学学会主席方岱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力学学科带头人张统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魏悦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何满潮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副主任孟庆国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综合处处长张攀峰教授,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力学处处长雷天刚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王铁军教授,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教授莅临会议现场。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航天科技集团、上海核工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力学领域的专家,以及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的骨干教师与研究生们出席了本次学术年会。



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凝练学科发展新路径

开幕式上,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郭兴明教授对莅临我校的领导及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对长期支持力学学科发展的专家和领导表达了由衷的感谢。致辞中,他谈到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新成立,正值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之际,从科学发展到创新发展,上海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为发展动力,此次会议的召开对推动力学学科的建设、对上海大学对标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方岱宁院士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强调能源工程力学一方面需要围绕国家和上海市科技发展战略,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另一方面聚焦国家和上海能源工程需求,开展紧迫性应用研究,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在全新发展时期大有可为。

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孟庆国副主任及数理科学部力学处雷天刚处长分别讲话。孟庆国副主任用“前沿”、“原创”、“需求”和“交叉”四个关键词介绍了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导向,表示能源工程力学符合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雷天刚处长期待本次研讨会能办成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强、成果丰硕的会议。

聚焦突破攻坚助力学科技创新策源

上午举办的能源工程力学学术研讨会,聚焦能源工程关键力学问题、学科前沿动态及现阶段所取得的成果。中国矿业大学何满潮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王铁军教授、清华大学庄茁教授、航天八院八零五所彭福军研究员、上海核工院工艺系统所沈小要研究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4所李兵高工、上海大学陈立群教授分别围绕岩爆力学、重型燃气轮机热障涂层、页岩气高效开采、航天器柔性电池阵设计、核电厂力学技术、低噪声水泵研发及振动能量采集等领域中的瓶颈与突破做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此外,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张田忠教授向与会专家汇报了上海大学能源工程力学团队近期研究情况。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集中高效,学术交流紧扣学科前沿,现场交流互动气氛热烈。

双轮驱动优化布局深化重点实验室科研载体实效

下午,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学术委员会听取了实验室副主任周全教授所做的“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工作汇报”及丁虎教授的代表性成果报告“轴向运动体超临界动力学及非线性边界控制”,会议评议并批准了2个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

学术会上,委员们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创新群体建设上充分聚焦,在实验室发展方向上高度凝练,在能源工程发展上精准定位,进一步对接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双轮驱动,发挥好实验室作为科研载体的功能与实效,齐心聚力,深化学科发展内涵,推动能源工程力学核心技术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