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一场疫情来势汹涌,就在大家都宅在家里能尽量不出门就坚决不出门、自我主动隔离传染源时,却有这样一批最美的逆行者,他们有医护人员、有武警官兵、还有我们身边平凡的党员同志们。他们为了家国平安、为了亲人康健,坚定地选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逆向而行,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自己的力量。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党员施解龙老师就是这样一批逆行者中的一员。
2月2日正月初九,当大家还恐慌于新型肺炎感染数字的不断攀升时,上海大学理学院光信息物理党支部的施解龙老师已经早早来到了社区居委工作点,开始了一天的“防护防疫,党员先行”社区居委防疫协助工作。今天施老师的工作是分发口罩,按照政策要求购买口罩必须持有效证件。面对排队领取口罩的人们,施老师有条不紊快速高效的进行分发。但是,一线工作中总是有政策不及之处的实际困难。比如领口罩的人们蜂拥而至,聚集的人群更易引起病毒传播,该如何疏导人流?面对人户分离的人员如何分发?老年人拿不出户口本房产证的情况怎么处理?这些问题琐碎而又迫在眉睫,处理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民情,甚至网络舆论。施老师一面耐心细致的同领不到口罩的人们讲解着口罩分发的原则和要求;一面详细的记录工作中碰到的这些问题,利用休息时间思考解决的方法,以方便后期提高分发效率减少矛盾。工作结束后,他主动跟居委领导沟通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他说:“登记口罩这件事是好的,但流程可以优化。口罩可以先发到居委会,分批通知来买,这样只要跑一次。看到老人拿着户口本(或地址在本社区的身份证,房产证)来登记,很容易得感染,可以网上登记。有些老人是住在儿女家的,没有上述三证,也想登记,就跟登记人员吵架了,我跟登记人员说,通知是死的,只要证明住在这里就行,水电煤账单也行,只要口罩是自己所用,为了人们的健康就行。”

工作中,施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缓解了居民间因购买口罩引起的焦虑,安抚了民心。施老师的相关建议被居委领导采纳后很多老年人都登记上,并买到了口罩。
今天,施老师又到了社区门卫处协助小区进出入及返沪人员的测温、登记工作。面对未知的潜在风险,大家都躲在家里能远离病毒就远离病毒,施老师却主动迎着未知的风险而上。施老师坦然的回答:“我们都是党员啊,我们这些工作比起武汉的医护人员不知安全多少呢,能做一点事就多做一点事吧。当时,上海实行党员身份“双报到”的时候,我就报了我们社区的党员志愿者,这次疫情伊始,社区动员党员志愿者参与防护防空疫情志愿活动,我就赶紧报名。我们小区报名的党员比较多,因为我报名比较早,才有这样的机会为大家做事。”作为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不仅在于当初宣誓时的热血澎湃,更在于日常生活中能够时刻铭记党员身份为人民服务。危难时刻,施老师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一名老党员的风骨和精神。

据了解,施解龙老师作为世纪阳光园社区的“双报到”党员,一直以来积极主动参与社区的各项志愿者活动,如垃圾分类指导员、社区防疫巡查员等工作,因表现突出,去年上海大学理学院党委还收到了社区党支部发来的表扬信。同时,施老师还是上海大学教工乐跑协会的负责人,去年参加2019连云港山海连云超级铁人三项赛,成为上海大学第一个完成“大铁人三项”的人,国内完赛者累计到现在不超过1千人。
在全国性的肺炎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施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同志,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细节着手,配合居委工作,走在防疫防控工作的第一线,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相信施老师坚韧不拔、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一定也能鼓励我们、鼓舞身边人,让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