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技术和艺术来守护
———抗击疫情,民进上大在行动

发布日期: 2020/02/07  投稿: 刘文婷    部门: 党委教师工作部   浏览次数:    返回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民进上海大学委员会充分发挥界别特色和优势,为抗击疫情展开了自己特有的行动。我们不是医护人员,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艺术特长,做些不一样的社会服务。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可以在坚守好自己职责的基础上,积极想办法,传播正能量,为抗击疫情发出自己的最强音。

——“不能让医生不论生死,不计报酬,要想办法。

面对这场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役,民进会员、上海大学机自学院的华子恺副教授是最早开始行动的人之一。华老师及其所带领的团队平时一直致力于医疗器械方面的研发与应用。出于专业敏感性与社会责任感,早在2020年1月28日,他就已经开始针对防护物资紧缺的现状,快速开发并制作面屏、护目镜等防护用具:1月30日,建议用文件夹和报废光片自制简易防护面屏;1月31日,设计了两款3D打印护目镜,并将模型的工艺参数等在网络共享;2月1日,连夜联系上海大学工程技术中心打印了护目镜样品,经过试戴之后,进一步修改了模型参数。从模型设计到打印,再经试戴到精修参数,护目镜样品成型用时2天,在打印过程中,团队尝试了不同打印材料与成型方法,最终选用了光敏树脂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进行打印工作;2月3日,将第一批护目镜送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部分医生手中,并继续改进工艺,实现护目镜与面屏的结合,供部分医护人员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效仿制作。

同时,华老师还自掏腰包,积极联系复工的企业生产部分工业用护目镜和面罩,送给医院一般科室的医生进行防护。组织问他是否需要募捐支持时,他一番真诚朴实的话语令人感动:“我们目前做的一些产品可能还达不到感染科医护人员需要的医疗器械的标准,无法大规模生产,募捐暂时还不需要,但我们想通过我们的知识和技术献计献策,不断想办法,通过模型完善和信息共享,为产品进一步的研发使用争取时间,为解决医护人员的燃眉之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我们也想传递一些必胜的信念和正能量,让医护人员知道,在前线打仗的他们并不孤单,还有很多人在进行源源不断的支持。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可以早日战胜疫情!”

 

华子恺不断开发护目镜和面屏,成品第一时间送到医院供一般门诊医护人员备用

 

——“拿起画笔和麦克风,我们也是战士。”

技术有技术进行社会服务的优势,艺术也有反映社会现实,以美的形式鼓舞人、感染人、启迪人的内在力量。民进上大会员中有不少艺术家,他们纷纷通过文艺创造加入这场战斗中,用自己的艺术特长,传递主旋律,弘扬“义无反顾、共克时艰”的真情大爱。民进上海大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金江波教授及时用画笔表达了自己的盼望和祝愿。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旭日依然会每天从东方升起,疫云很快就会散去,明天会更美好!

 

金江波《旭日东升,疫云终将散去》中国画

 

民进会员,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王志达老师是位年轻歌唱家,他2月初与上海的20多位艺术家就地吹响“文艺集结号”,共同完成了一场互不见面的MV合唱《手牵手》,在东方卫视频道播出,献给倾力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每一个人!王志达老师还参与了公益广告的录制,给即将返岗人员进行防护建议。“手牵手,我的朋友,爱永远在你左右。”病毒无情人有情,只要大家手牵手,就会获得抗击疫情的蓬勃力量。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当前,这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阻击战形势依然严峻。民进上海市委在一周前发出倡议,“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上海大学党委统战部也对各个党派的疫情防控做出了部署,号召大家发挥统战优势,切实履职尽责。民进上大委员会也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做了部署和动员,随时通报学校的最新防控通知,关心会员的健康动态,动员大家科学理性对待疫情,做好居家安全防护,积极做好开学准备,发挥建言献策作用。大家或积极捐款捐物,或执笔建言献策,以多种形式参与、支援防控工作。如民进上海大学委员会委员徐甲强老师通过校友会进行捐款,民进上海大学委员会主委周丽昀为身在疫区的老师筹集并快递口罩,民进上海大学委员会班子成员也在不断关注和协商进一步落实防控措施和募捐事宜。相信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定会汇成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