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参与临汾应急医院建设,线上案例解析更是思政教育

发布日期: 2020/03/08  投稿: 许萍    部门: 美术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线下:紧急支援临汾市应急医院建设

谢建军,中共党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教师,2006年自同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大学任教。2020年寒假恰逢谢建军老师携家人回山西太原过年,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让这个年节如此“特殊”。2月6日,临汾市政府决定:将一所主体结构刚刚封顶的医院项目,用20天时间紧急建设,改建成类似北京“小汤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的传染病应急医院,用于抗击新冠疫情,需要2月底前投入使用。


临汾市“小汤山”应急医院建设项目部现场图片


该项目驻场牵头单位是临汾市建筑勘察设计院,由于工期紧、难度大、技术力量不足,院方和谢老师联系,急需他前往技术援助。得知情况后,谢老师随即在第一时间前往施工现场参加义务技术援助、驻场服务以及施工协调等比较繁琐的中前期工作。经过18个日夜的连续建设,临汾市“小汤山”应急医院已于2月25日提前完成并已交付使用,谢老师也圆满的完成了任务,用技术支援了当地的抗疫工作。


谢建军老师(图左)在应急建设项目技术部义务提供技术援助


谢建军老师在现场的工作照片


线上:案例教学更是一场线上思政课

随着学校线上开学,在对学生进行设计课在线教学时,谢老师将临汾市应急医院作为案例拿出来与学生讨论分析时,大家才得以获知。在谢老师看来,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能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在这次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是一次平凡而难忘、颇有获得感的经历。而对学生们而言,谢老师与大家分析案例的过程,既是一堂专业的云端课,又是一堂传递特殊意义的思政课,既是对大家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再动员,也是凝聚上大精神,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再出发。

不仅是谢建军老师,美术学院的全体师生也都在以实际行动来共同战胜这场战疫,比如像研究生党员冯思远参与“雷神山队湖北医院物资”的线上志愿活动,美院师生党员积极捐款,美院全体师生积极创作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师生积极投入到线上教与学……无不体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师生的众志成城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