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暖花开之际,第110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如期而至。因为疫情,无法相聚校园,社会学院的女教师们便在线上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频交流活动。3月8日下午一点半,社会学院19位女教师相聚线上,就以下主题进行交流,分享抗疫战斗中女性典型/分享生活中你喜欢的女性典型/女教师如何兼顾科研教学工作与家庭育儿等。

院党委书记沈艺首先分享了一则新闻,近期湖北省追授四位女性董李会、陈桂荣、罗桂梅、夏思思同志“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四位同志是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优秀女性代表,她们坚守“抗疫”一线,有的是感染新冠肺炎,有的是过度劳累突发疾病,最后都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医治无效去世。她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优秀品格值得大家学习。特别是90后的夏思思医生,非常年轻,不顾个人安危连续奋战抗疫前线,是巾帼英雄的优秀代表。
接着,沈老师又分享了日本全职妈妈吉田穗波用半年时间考上哈佛医学博士的故事。她分享了吉田女士平衡家庭与学业的小技巧,如合理规划时间、同时开展多项工作,善于借助外力等,鼓励我们女性如何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发挥我们的最大优势。并且结合在家庭中处理亲子关系的小方法与技巧,如何更好地调动孩子的家务与学习积极性,非常实用。


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纪莺莺及其他教师随后纷纷发言,在学习、交流了疫情期间巾帼英雄的事迹后,老师们表示会学习巾帼英雄们的精神,坚守岗位、共克时艰。交流了疫情期间对工作、对生活的感悟。疫情虽然对科研、生活带来了不便:家庭事务的琐碎、办公空间有限等,但大家都表示,我们需要向抗疫一线的巾帼英雄们学习,管理好自我与家庭,做好小我才能稳住抗疫后方;要提升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好工作与生活的时间,提高效率。在工作之余,老师们也会寻求合理的方式来排解压力,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状态,投身于当前的工作与生活。老师们也表达了对上海大学师生们的关切,期待早日开学,共聚春光之中。
疫情期间,社会学院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有序推进,其中有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上海市哲社奖申请、网上教学工作的学习与开展、学生预答辩论文的线上辅导、新一轮学科评估工作的线上推动等等,大家都积极参与,工作热情丝毫不减,力争发挥自我最大能力,服务好学院以及学校的师生工作。女教师在其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程明明老师为湖北学生做心理辅导

纪莺莺老师进行线上授课



女教师与学生线上交流论文、课程
女教师在做好家庭疫情防控、线上教学科研工作外,还要兼顾家庭生活,处理亲子关系,撑起家庭的半边天。社会学院的女教师在紧张严肃的疫情时期,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生活,让美食与育儿相伴左右。



育儿也是女教师关注的重要话题。因为疫情的缘故,多了很多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工作之余,与孩子一起劳动,不忘与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居家办公、育儿都不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发挥专长,培养爱好,做做手工,也是不错的消解工作与生活压力的方式。



为表示对女教师们平日所付出努力的感谢,除了线上视频交流活动,学院也为女教师们准备了消毒防护用品作为节日礼物,并邮寄到家。


愿疫情尽快过去,早日共赏校园春景。也祝社院全体女教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为学科发展更上一层楼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