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战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特殊时刻,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强大力量,聚焦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激发青年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力行的精神,3月9日下午14:30至16:00,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为使“思政大课”入脑入心,我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提前预告课程内容及安排,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全校一万余名研究生齐聚“云端” ,准时在线“上课”。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清华大学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秦宣、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四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艾四林教授以“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为主题,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构建战“疫”命运共同体三个方面深入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疫情防控中的运用及成效。

秦宣教授的课程由“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为题告知我们正面临一次危机,一次大考,我们需要从中吸取经验。他表示疫情防控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说,就是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但现有的预警防控体系也在提醒我们,面向未来,必须具有风险意识,必须通过改革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提高风险化解能力。

王炳林教授以“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为主题,通过讲述中国历史上的磨难及防疫斗争,总结了古人与瘟疫斗争的经验与不足。从磨难中奋起得到的启示:一是要辩证地看待问题,长远看待此次疫情对我国的影响;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三是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四是坚持党的领导,充分依靠群众。

冯秀军教授以“战‘疫’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和担当”为主题动情讲解,以中国青年的视角出发,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论述了青年人在责任和担当中的“蝶变”。她表示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承之中,青年作为救亡图存的一代,建设国家的一代,强国富民的一代,在这场战“疫”中须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谱写“大写青春”,必能助力这场战斗取得最终胜利!
本次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历时一个半小时,四位专家的报告立意深远、真挚动人,在课堂上也频出金句,我校研究生同学们反响热烈,普遍认为这次课程紧密结合疫情防控生动实践,非常及时必要,是一堂“有深度、有温度、有感召、有力量、有责任、有担当”的思政大课。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我们更要坚定信心、不负韶华,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我校研究生代表观看“思政大课”感想

通过学习这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我深刻认识到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更加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习总书记说,战胜疫情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面对疫情,全国科技战线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我们的导师温维佳教授在疫情初期就率领团队研发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新冠病毒检测仪,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确症时间。这令我更“近距离”地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刻地感悟到作为青年研究生,只有不断勤学奋斗,增长才干,才能用科学精神和专业本领保护我们想保护的人;只有不断求实创新,学以致用,才能用硬核的专业本领来回应时代的挑战,担当时代的使命!
——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顾雅蓉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历经磨难的优秀民族,每一次磨难都能激发出伟大的爱国情怀。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峻形势,全国人民立即行动起来。我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恰逢春节假期在家,虽不能奔赴一线,但也尽力劝说身边亲朋好友在家进行隔离,不轻信来历不明的防疫方法,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不给国家政府添乱。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无一不体现出我们民族伟大的凝聚力。虽然我们的抗疫之路尚未结束,但我们坚信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下,阴霾终会去,春天总会来!
——管理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刘然
今天,“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透过新闻,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把把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发辫,一双双被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一个个蜷缩在地上暂得休息的身影……年轻医护人员心无旁骛,凝视自己的战场,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在这个牵动着所有国人心的春天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也应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不为医生、社会增添负担,按照这堂课中所说的,不随便出门,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勤洗手、讲卫生,为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这场疫情,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唯有正视这样的经历,在困境中汲取教训成长,才不辜负这样一场代价沉痛的历练。
——图书情报档案系2019级硕士研究生 宋大成
今天我收看了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对我们国家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付出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在此次疫情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疫情如令,责任如山”的含义。我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在疫情防控命令下达后,社区党员立刻上门排查人口信息。作为一名研究生,我尽力配合防控工作,保护好身边的人。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我坚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早日打赢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李宜睿
在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因为在党的集中领导下,我们才能在这场疫情战斗中表现出惊人的团结和民族力量。我是一名湖北籍的学生,虽然身处疫情漩涡的正中心,我反而觉得很安心。在党中央的领导和统一调配下,在习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下,我们的生活过得井井有条,各种生活物资都很充足。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地方都如此稳定,这可不是什么岁月静好,而是无数战斗在一线的医生护士、后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负重前行!感谢战斗在一线的亲爱的人们,感恩强大的党和国家!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赵正山
观看了此次思政大课后,我深刻地了解到了祖国在防疫过程中的决策与牺牲,也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的理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国又何谈家。正是有了祖国的有力抗疫措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才有了我们未来可期的生活。正如秦宣教授所讲:“中国采取的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现的出色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其他国家做不到的。”病毒虽然凶猛,但人民群众与党中央一起对抗病毒的决心和勇气是不可阻挡的。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冬已尽,春可期。待到黎明破晓时,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法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樊子琪
2020年3月9日下午14:30,我和全国数千万大学生一起认真聆听了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获益匪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从医务工作者到人民子弟兵,从公安民警到基层干部,从志愿者到快递小哥,青年人的身影从未缺席,他们虽面孔尚显稚嫩但目光坚定,用过人胆识和过硬本领担当起了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这些抗疫第一线的主力军用尽力量和时间赛跑,只希望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但却总有人挺身而出,用平凡成就伟大,中国青年以实际行动汇聚起一股股磅礴的力量,筑牢一道道坚固的“防疫墙”, 经过淬炼的青春更加彰显赤诚之心。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坚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病毒,作为一名研究生,我坚信中国青年今后会更加茁壮的成长起来,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体育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雷璐
今天,我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我对中国在疫情中的担当感到骄傲自豪,同时也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学习并掌握了预防措施。作为武汉人,我亲自见证了在疫情期间,我们国家采取“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严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战“疫”的速度、决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样,应当学习中国的应对措施。学校停课不停学,数百万学生每天通过直播软件上课。疫情下的许多行业仍然保持繁荣,包括健身、厨艺和音乐等线上课堂。在这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战斗中,中国人民的团结信念和责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
——悉尼工商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叶令怡
在今天的思政大课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秦宣的发言。在他分享的“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中,他提到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国家来说是一场空前的社会危机。然而正如我们所有人看到感受到的:从封城到各级部门做出的反应,各方在最短的时间集结驰援武汉,驰援湖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都尽自己所能参与到这场抗击疫情战中。而我们这些身在湖北的学生,也在学校党组织的号召下,尽己所能通过各种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与其中。当然,“目前疫情防控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没有到总结成绩的时候,也没有到彻底反思的时候,更没有到举杯欢庆的时候。”正如思政课上各位老师所言:在时刻将人民放在第一位的党的领导下,在强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努力下,战胜疫情重返校园的那一天不会远了!
——上海美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冯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