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心声:做人群里的萤火虫 ——物理系学生志愿者事迹汇报(三)

发布日期: 2020/04/05  投稿: 王进    部门: 理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抗击疫情的路上,全体理学院的师生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作为16届物理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普通一员,孙凯文同学也默默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他在准备毕业设计和本专业考研复试之余,在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新城明月苑自己居住的小区拿起了测温枪与保安一起站晚岗。

上海在1月24日就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一级响应,崇明岛上的乡村与城镇小区也很快开始限制居民出入。孙凯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六点半到九点之间,与保安一起检查小区出入人员的体温和证件。当问到明知新冠肺炎疫情危险无处不在,他为什么还要参加志愿者活动时。他说:“我刚听说门岗需要志愿者时觉得这个工作十分简单,没想太多,就直接去居委报名,上了。”孙凯文同学说真正到执行的时候,还是碰到了很多困难。他说:“真要严防死守是不容易的,很多人都不把我们门卫站岗的人员当一回事。” 有的人会来与他以及周围的人攀亲带故滞留不散,有的人会声称忘带证件妄图混进小区,有的人很强硬地要求志愿者的测温枪得离他远点,然后自顾自和周围的人攀谈着尝试进门。这些工作中的困难,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都凭着自己踏实、负责的态度一一化解。



另外作为一名物理系的学生,孙凯文为保安大叔科普了红外线测温枪的原理,并劝说他们用腕温的测量替代额温以提高准确性。保安不仅夸奖他工作时一丝不苟的态度,也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

谈到做志愿者的初衷,他的理由也非常朴实,他说“也许是因为当初非典与猪、禽流感都没有在崇明岛流行,周围的长辈在一二月份的时候对新冠疫情完全不以为意。我觉得这样子下去全家人的生活环境都将会处于很危险的境地,所以刚听说门岗需要志愿者时我觉得这个工作十分简单,就上了。”

防疫的工作需要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朴实的奉献态度,没有无数的一线二线工作者前赴后继的逆行,就不会有现在大好的形势。在谈到这次参与志愿者工作的感触时,孙凯文同学显得十分谦虚,他说在当时真的没有感觉到什么宏大的责任感,只是单纯的觉得国家发生了这样的事,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脑子一热就报名了,事后也没感觉做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与很早就在类似岗位上轮班的党员以及其他志愿者相比,他说这点小事实在是微不足道。



据了解,像这样脑子一热就去做点小事的例子对孙凯文同学是比较频繁的。在大学期间他曾经多次前往第一人民医院做导医工作,在上海大学笛箫协会的每周社团课程中也义务参与了两年的笛箫教学。他说,在他身边有无数像他一样喜欢做这些琐碎的小事的人,这些人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经常受到他人的善意的话,自己似乎也会更喜欢去为他人付出些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能让这个世界越来越好,越来越向正义与善良趋近。”

正如孙凯文同学所说,这也正是我们广大年轻人正在践行的。只有像他这样的人群中的萤火虫越来越多,那微弱的光芒终会将所有人的内心都加热、点亮。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更多青年学子在社会上发光发亮,展现上海大学青年学子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