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一门让党史“闪光”的金课

发布日期: 2020/05/07  投稿: 陈奕雯    部门: 社会科学学部(筹)   浏览次数:    返回

为了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的最新指示:“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党成立后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上海要把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以及上海市委宣传部“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的相关布置,自2018年9月开始,上海大学开设以党史为主题的课程《开天辟地》,以独特视角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这是上海高校的首次创新。

“当一号车在黄陂南路不到兴业路路口缓缓地停下,我迎上前去,按捺着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望着总书记微笑地下了车,我立即握着他的手说,总书记欢迎您回家,回我们共产党人的老家看看!习总书记马上回复道,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于是,我陪同总书记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边说边走进兴业路,走进中共一大会址。车停在远处,习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们一路步行走进一大会址,我想,这是习总书记用行动在表达对党的诞生地的敬意和崇敬。”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一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时,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的张黎明就是那个在“家”里迎接总书记的人。课堂上,张黎明馆长从总书记瞻仰一大会址纪念馆前后筹备的背后故事聊起,用一个个亲身经历的细节串联起了当时场景,引导同学们去感悟什么是“不忘初心”。张黎明馆长娓娓道来的生动回忆,让上大学子们好似重返当时的场景,沉浸其中,感动不已。



作为上海市“中国系列”课程、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开天辟地》课程师资来源多元。课程由著名党史专家忻平教授领衔主讲,汇集了李瑊、徐光寿、俞敏、丁晓强、徐明、竺剑、谢瑾、陈挥、严亚南、张勇安、张黎明等上海市党史研究宣传力量和权威党史专家,以及著名评话表演艺术家朱庆涛,精心策划教学内容和学习环节。课程采用上海大学思政课传统优势教学模式“项链模式”和“问题解析式教学模式”,以“上海与中共百年”为主题,全方位地介绍“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征、中国共产党历史从这里开启”的奋斗历程和革命业绩。

《开天辟地》课程内容丰富,主要有:《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上海诞生》;《初心之地:上海渔阳里与建党伟业》;《先驱之光:从<新青年>到<共产党>》;《大浪淘沙:中共“一大”人物的人生道路》;《启航之旅:中共初创时期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使命与挑战》;《“红色学府”:上海大学的前世今生》;《革命中枢,由中共中央在上海》;《改革先锋:上海改革开放“第一枪”》;《前沿动态:世界视阈中的上海与中共百年》。此外,还有实践教学。“行走课堂”每学期外出一次,安排学生们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等红色史迹,使学生在上海红色场馆实地感受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在行走中进一步温故知新,体悟上海的红色文化底蕴。

《开天辟地》课程教学成效良好。至今已经开设了5期课程,2018年9月第一轮开课有三十多人选课,2019年3月第二轮开课,选课人数激增至130多人。2019年9月第三轮开课,选课人数达百人(教室限制)。2019年5月举办了面向全校的公开课,学生反响热烈。课程开课以来受到国家和上海主流媒体的普遍关注,前来听课采访,进行深度报道。此外,还获得多项荣誉,受到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和上海市教委的重视,被列为上海创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