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课程培训,探索理学院产学研融合教学的新模式

发布日期: 2020/05/15  投稿: 王进    部门: 理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5月13日晚,理学院在华为云直播平台和理学院Bilibili平台同步直播了华为科技公司量子计算和软件研究院戚晓东博士的HiQ量子计算培训课程。上海大学-华为量子计算黑客松大赛参与者及理学院师生800余人通过Bilibili平台参与此次活动。



课程中,戚晓东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华为HIQ量子化学、量子控制等基本框架和使用方法。他介绍到,HIQ是基于Python的量子编程语言,已经给出了包括Grover搜索算法、Shor算法以等几十个算法库。随后,戚晓东研究员给大家做了基本的算法演示,包括HIQ的常用函数及其调用方法,针对常用量子门的操作和量子电路编排等。在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分别就量子线路模拟中与或非门操作怎么写,QAOA优化算法中酉矩阵B和C是怎么作用在平均态上的等问题进行讨论。这些问题充分体现了上大学子的学习热情和学识水平。



此前,理学院陈玺教授和获得华为开发者大赛量子赛道全国三等奖(前6名)的丁泳程同学也分别做了量子计算的培训课程。陈玺教授以《走进量子计算》为题面向社区学院和理学院学生讲述了量子二次革命中量子计算的软硬件发展,解释了量子计算的技术难点、发展现状和潜在应用。丁泳程同学则以《HIQinanutshell》为题介绍了如何安装运行HiQ,并就Bernstein-Vazirani算法、数字绝热量子计算和量子态制备三个实例演示了HiQ编程。



理学院此次学工教务联动,以上海大学-华为量子计算黑客松大赛为契机,将高科技的量子计算内容引入第二课堂,帮助同学们了解科技前沿知识,了解相关企业进展。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理学院主动思考如何对接高校和企业,如何对接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今后,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理学院还将积极探索,加快将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引进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不断探索科学研究反哺人才培养,企业资源助力人才培养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