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诗乐同行”上海大学共青团“四史”学习教育启动仪式在“渔阳里”举行

发布日期: 2020/05/28  投稿: 王杰    部门: 团委   浏览次数:    返回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决策部署,更好地组织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月27日下午,由共青团上海大学委员会主办的“‘红色传承,诗乐同行’——忆校史、学四史、守初心”启动仪式在“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顺利举行。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副书记邬斌,上海大学党委常委、组织人事部副部长、组织处处长张洁,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学校工作部副部长韩晗,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上海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俞敏出席启动仪式。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组织人事部副部长、组织处处长张洁在致辞中提到,值此上海解放纪念日,新上海大学合并组建26周年的日子,上海大学团委组织团干部、青年学生代表相会“渔阳里”,开启“四史”学习活动,应时、应景、应心,别具意义。她希望上大团干部、团员青年,对标习近平总书记的希冀,“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在“四史”学习中,做到“三常”常怀崇高之志,主动将“小我”自觉地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去;常悟勤学之道,勤奋钻研、持之以恒,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历史素养、提升历史思维,不断增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本领;常葆奋斗之风,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姿态,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为国家、上海和学校发展勇担新使命、青春建新功。同时,她指出,共青团组织要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调动和发挥育人优势,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努力做到“三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同步,形式与内涵同在,传承与创新同行

活动现场,“红色传承 诗乐同行”第一期主题视频进行了首发。2019年度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个人)获得者,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唐量和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宁现场深情朗诵了爱国诗歌《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他们要同劳苦大众一道,用铁锤镰刀作为摧毁旧世界的武器,作为一个阶级的图腾”。两位老师情感充沛的演绎,带领大家重回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红色里弄,在党的诞生地唤醒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回顾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风雨历程,以此开启了“四史”学习的第一课。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o09728ew310.html

随后,邬斌、张洁、俞敏三位领导嘉宾共同按下启动球,正式拉开了“‘红色传承 诗乐同行’——忆校史、学四史、明初心”活动的序幕。紧接着,现场重温了入团誓词。



启动仪式后,上海大学第三届团委委员、2020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张晨璐同学带领上海大学团干部和青年师生,以“渔阳里”为起点,开始了“红色文化探寻之旅”的第一站。这条普普通通的弄堂,曾是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培养青年人才的基地,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干部学校所在地,这里曾经走出一批有志青年,孕育了我们党早期的一批革命家。大家驻足细看陈列的历史文物、文献、书籍和照片,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等历史进程。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今日我们再次从“渔阳里”出发,沿着前辈的足迹,重回那段振奋人心的峥嵘岁月,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本次活动也将继续带领大家走进红色地标,创新传播形式,引领全校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四史”,将初心落于实践,把使命勇担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