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节“院长论坛”(第三期)“做一点有品味的研究”精彩开讲

发布日期: 2020/06/03  投稿: 夏明帅    部门: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浏览次数:    返回

正值新上海大学合并组建26周年之际,为了引领帮助全校研究生扣好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道路上的“第一颗纽扣”,找到自己研究领域里“晨曦”的方向,以“赶路人”的姿态砥砺前行,在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的指导下,由研究生联合会主办、管理学院协办的研究生学术节“院长论坛”(第三期)近日在线上线下同步开讲。上海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镇璐教授作了题为“做一点有品味的研究”的主题报告,向全校研究生讲述治学故事、弘扬科学精神、传播学术思想,来自各院系的500余名师生在线聆听。

 

 

本场报告镇璐院长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从何为“研究”——讲究方式和范式、深入揭示本质,何为“品”与“味”——讲究品质与档次、值得回味,何为“一点”——是a few、二是one focus,何为“做”——Just do it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重点分享了学术事业快速起步与稳步发展的一些经验和感悟,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术研究观与价值取向”,引导全校研究生“做一点有品味的研究”。

镇璐院长首先剖词解意,明确了“研究”是指人对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进行的无穷尽探索,“做研究不能好高骛远,应先踏踏实实地学好基本方法,读尽经典文献后,再思考研究问题”。他建议同学们把握国际前沿热点,从最新的国际动态中,挖掘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对文献选择性阅读。接着,镇璐院长强调做“品味”的研究要有一定挑战和难度、突破思维且有较大推广意义,能够让研究者独立思考、超越自我、卓尔不群、寓研于乐。此外,镇璐院长强调做“一点”有品味的研究要追求成果质量,而非数量,并且要聚焦到某一个点,才能干到一流、做到极致。他鼓励同学们发表一篇文章后,要向更高层次攀登挑战,争取发表顶级期刊论文。镇璐院长还指出,做研究要“Just do it”,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后就会发现办法总比困难多,同时研究思路也会随之越来越清晰。”

 

 

在生动深入地剖析了四大基本问题后,镇璐院长对于做品味研究提出了三点建议:要“DIY”——培养综合且实干的动手能力,要“不迷信权威”——具有质疑且理性的科学精神,要“宽容失败”——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此外,他还提出了研究生做研究要具有大数据和互联网两种思维。

报告最后,镇璐院长对上大研究生提出了深切的期望:他以谷歌创始人佩奇和布林为例,强调要从小处着手,做一点有品位的研究;要从大处着眼,胸怀世界情怀与梦想。身为新一代上大“后浪”做研究更应该怀揣梦想、放眼世界,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将研究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克世界难题。最后祝愿研究生们都能找到自己研究领域里“晨曦”的方向,以“赶路人”的姿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精彩的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积极与镇璐院长互动交流,镇璐院长就同学们提出的“怎样平衡科研与工作”、“如何克服研究瓶颈与困难”等问题一一做出解答,“云端直播间”气氛热烈。至此,本次“院长论坛”圆满落下帷幕。做品味研究、创研途新思,上大研究生将继续以蓬勃之姿争创一流,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自强不息、勇攀高峰。

 

 

论坛感悟

管理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心

“80后”镇璐院长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了科学研究的历程,带我们领略了什么是有品位的研究,指导我们胸怀世界情怀与梦想,立志高远而后脚踏实地。作为管科的研究生,我既梳理了研究的脉络,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努力方向,干劲十足!

外国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王梦丽

镇院长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也对研究生同学们提出了接纳失败、挑战权威、事必躬亲等许多的建议和期许,干货满满。希望能够将此次论坛中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学术研究中,一起向镇院长学习,脚踏实地,坚持探索,聚焦前沿,不负韶华,树立情怀,“做一点有品位的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陈睿文

镇院长的讲座让我受益良多,由浅入深的谈到研究生应该如果进行研究。镇院长强调,研究应该有品味,有品位的研究需要有一定的挑战,值得回味。也需要从身边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前沿,多思考。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也应该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脚踏实地,深入探究,希望能做出有品位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李蔚丹

听了镇璐院长的讲座之后,收获颇丰。镇院长强调,做研究就要像食品带给人的感受一样:醇鲜、厚重、有品质并回味无穷,这从研究意义、内容层次、创新点等方面为我们做了指导。而一点则包含一点点和焦点两层意思,前者代表追求质量而非数量,后者则着重突出one focus。明晰了这些,那就勇敢地do it吧,不再犹豫,马上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