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党委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

发布日期: 2020/07/01  投稿: 郑丽    部门: 文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6月29日下午,文学院党委在收到学校“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后,立即通过邮件和微信群向党政班子全体成员、2个党总支、15个基层党支部发送了6月30日晚7点准时组织收看《新闻联播》有关上海的重大新闻并开展专题学习的工作提示。

6月30日晚,学院党政班子、历史系教工党支部、文化研究系党支部等各教工支部,各研究生、本科生党支部克服疫情特殊时期地理空间等因素,通过网络多媒体与电视媒介,组织党员、团员共同学习了《新闻联播》中“习近平给复旦大学青年党员师生回信”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强国、微信等平台积极交流学习心得。

各党支部在线上围绕此次专题学习,展开了热切的交流讨论。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触动了广大师生党员的心弦。“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不但是总书记对于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同志们的谆谆告诫,也无异于是对每一名青年教育工作者,每一名党员同志的激励鞭策。正如总书记所说,100年前,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积极宣讲老校长陈望道同志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教师党员们纷纷表示,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传承后人,激发有识有志之士,正是我们每一名上海大学党员教师对人民、对组织、对社会应尽的使命与义务。站在新时代,面临新任务,我们更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组织纽带传承光辉记忆。以此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继续奋斗。青年学生党员纷纷表示,如今中国共产党员已有9791.4万名,即将跨入百年岁月,给古老的中国和中华民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段艰苦而光辉的历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纪念与思考。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我们更需要从“四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经验和力量,向《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同志们看齐,真正做到“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方能不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负人民的殷切期望,不负上海这片见证了建党历史的土地,与近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

师生代表感言:

吴仲钢(文学院党委书记):今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今年也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出版100周年,此时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对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提出了殷切期望,总书记强调心有所信,方能远行。面对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拚搏奋斗,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张勇安(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习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党员师生回信,勉励广大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文学院将以“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赓续上海大学的红色基因,传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始终紧紧围绕“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率先建成一流的文科基础性研究型学院”的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断为学院改革发展注入新动能。

袁铭(文学院党委副书记):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重要回信,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特别是大学生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四史”学习教育的有效做法,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在广大学生心中厚植红色基因,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想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青年力量。

宁镇疆(文学院副院长):在建党99周年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勉励广大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也给当前的四史学习活动升高了温度。《共产党宣言》是我们党的经典文献,是我们党信仰的源泉。复旦大学将陈望道故居升格为《共产党宣言》纪念馆,这是讲好理想信念的故事的具体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的,“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今天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严 泉(历史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9周年临近之际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不仅是对他们工作的一种肯定,亦是对广大高校师生的一种勉励,为我们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经验借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跟随着陈望道的足迹,追寻“真理的味道”,努力成为传递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火种,固守三尺讲台,尽己所能向学生传播“真理之光”和“信仰之源”。

徐有威(历史系教工党支部党员、教授):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教师,我深深感到对于《共产党宣言》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要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牢记于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的,“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今天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刘长林(历史系教工党支部党员、教授):习近平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勉励广大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这是对全国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提出殷切期望。陈望道同志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后,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1920年代的上海大学,瞿秋白等中国共产党人,首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编成教材,在课堂上讲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对上海大学校史加强研究和宣传,让更多人知道这段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光荣历史。

吴月(文化研究系党支部党员):习总书记强调了学习“四史”的重要性。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才能做到不忘初心,更加坚定地担当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作为青年党员,我们更需要从思想上武装自己,切实增强在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李宁(2018级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党员):陈望道同志是国内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本翻译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国内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陈望道同志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首任校长,为复旦大学建设和上海市市政建设付出了诸多心血,培养出了大批优秀学子。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宣讲陈望道精神,体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精神选择与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中,积极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同时也对国内广大青年党员提出了殷切希望。作为上海大学学子,我们在为兄弟院校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应该主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积极利用上海大学的红色资源,讲好上大故事,宣扬红色文化。

姜楠(2019级博士研究生,团员):习总书记多次讲到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因其专心致志地投入,误把墨汁当成红糖蘸,他却说非常甜,这就是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陈先生心存理想信念、追求真理的精神使人感动,令人敬佩。习总书记近日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时勉励他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并对全国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提出殷切期望。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斌(2018级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党员):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表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当前,作为文学院党员队伍的一份子,在积极参加学院以及所在党支部开展的“四史”学习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加深对于“四史”内容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以便更好的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四史”相结合,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王思凌(2018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党员):在习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中,他提到“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作为青年一代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时刻以党的先进思想来武装自己,保持思想上的主动学习性和先进性;更要将理论深入实践中,做好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作为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和社会实践,将红色思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开来,以实际行动发挥青年党员的模范作用。

张笑(2017级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青年党员师生的回信后,深感青年一代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担负着时代的使命。复旦学子秉承陈道望老校长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和革命情怀,通过自身的方式了阐释了新一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身心,也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争做真理的传播者。在毕业之际,此次学习让我对今后的人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真理,始于足下,让青春在奋斗中更加绽放光彩与力量。

郭婷(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党员):看完今晚的新闻联播,“心有所信,方能远行”这句话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新时代的青年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幸福的,同时也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起时代的使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时保持内省,长怀爱国之心,为祖国的繁荣未来而奋斗!

温世林(文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党员):一个有信念的人是自信的、坚定的,也是真正敢于奉献的。习总书记在回信中对陈望道前辈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事迹做了高度赞扬,陈望道同志百年前的事迹仍然影响着当代青年们,他对真理的追寻始终激励着我们去找寻值得奉献一生的信念,努力去成为一个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传播者。“心有所信,方能远行”,鼓励广大党员们坚定信念,学习理论知识。这是对我们的殷切期盼,也让我们愈发体会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四史”不仅仅是一些写在书上的知识,更是启发我们思考的起点,引导我们在学与思中投入实践,在未来前行的道路上更有力量!回信不长但句句真切,习总书记的教导我们定会铭记在心,争取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道路上有所作为,不负韶华,不负期盼。(供稿:朱虹、徐之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