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开展以文迎新·以学育人2019 级本科生报到迎新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 2020/07/30  投稿: 郑丽    部门: 文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随着专业分流的结束,一批2019级本科生进入文学院,成为新的文院人。7月25—7月27日,文学院通过线上开展了2019级本科生选课指导讲座、入院师生见面会和班导师见面会等系列活动。

听如何选课



7月25日上午,文学院通过线上讲座的方式为入院新生开展选课指导。讲座邀请教务处徐健老师为同学们分析大二选课的各项要求和选课方法。文学院教学秘书孙玉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往年选课中出现过的常见问题。选课指导会上,与会老师为同学们解答了选课中遇到的疑问。

学文院担当

7月27日上午,文学院召开了2019级本科生线上师生见面会,文学院党委书记吴仲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勇安,党委副书记袁铭,副院长倪兰,中文系、历史系负责人,班导师及文学院19级同学参加。见面会由19级辅导员张旭主持。会上,文学院党委书记吴仲钢致欢迎辞,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勇安向同学们介绍了文学院的基本情况。文学院副院长倪兰宣读各班导师名单后,历史系主任徐坚和中文系副主任张萍分别介绍历史系和中文系的相关情况,并表达了对新生的祝福。



会上,文学院党委书记吴仲钢致欢迎辞,对来到文学院的2019级本科生们表示欢迎,并希望同学们:一要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多读书,读好书;二要全面发展,要培养兴趣爱好,提升个人素养,积极参与主题活动,让自己发光发亮。三要多沟通,多交流,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解疑释惑。



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勇安从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文学院的发展历程。他希望同学们:一要从人文科学的大视角来看文学院。张院长指出人文科学的目标是改变人类的思考方式,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文学院的同学们要有这样的大格局和大目标。二要从历史发展来看文学院。张院长为同学们介绍了文学院一路走来的历史。他指出,上海大学文学院一直发挥着不一样的作用,同学们要有责任有担当,有所作为。三要从优秀资源来看文学院。文学院有许多前辈学者,著名大家指引同学们前进。老师们也时刻关心着同学们的成长成才。文学院也会为同学们的发展提供多种平台和机会,给同学们尽可能好的资源支持和帮助。张院长希望同学们在文学院求学期间,要做好四个规划:一是做好时间规划,高效的时间管理事半功倍;二是做好课业规划,对课程内容要认知明确、做好准备;三是做好职业规划,抓住机会了解职业信息,提升技能;四是做好人生规划,目光放长远,脚步要踏实。

紧接着,文学院副院长倪兰向同学们介绍了文学院富有特色的导师制,既包括了班导师制度又包括全程导师制,随后宣读了2019级文学院各班班导师名单。班导师们将陪伴同学们度过接下来的本科生活,为同学们提供专业的学习指导和人生指引。

见面会上,历史系主任徐坚、中文系副主任张萍还为同学们介绍了专业情况。首先,徐坚老师用四个关键词:年轻、有为、全面、特色来介绍历史系。历史系是一个成长快速,成就显著的专业,并在努力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本科培养方式。随后,张萍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介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师资配备体系,以及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与科研平台。两位老师都表达了对新生们未来的祝福。



会议结束时,文学院师生通过线上合影的方式记录了这一特殊时刻。

见暖心导师




7月27日上午,19级各班级分别开展了班导师见面会。汉语言一班班导师周海天老师强调了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假期进行初步规划。汉语言二班办导师谢尚发老师为同学们推荐了文学和思想修养等不同方向的经典好书,建议同学广泛阅读、勤于写作。汉语国际教育班级导师朱善杰老师强调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督促同学们充分利用假期,为专业学院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一场班导师线上见面会,拉近了同学们和班导师之间的距离,也让同学们感受到文学院的学科魅力。

经过第一阶段的迎新活动,文学院2019级本科生对文学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新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融入文学院的大家庭,让文学院更加朝气蓬勃!(供稿: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