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革命家的档案思想——图书情报档案系党委书记丁华东教授讲授专题党课

发布日期: 2020/08/04  投稿: 崔明    部门: 图书情报档案系   浏览次数:    返回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四史”学习教育的工作部署,将“四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7月31日上午,图书情报档案系党委书记丁华东教授为系学生党员讲授了一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责任”的“四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本次党课的题目为《老一代革命家的档案思想》。图书情报档案系党委副书记张云中副教授,系副主任于英香教授,系工会主席陆阳教授,系党委组织员崔明老师,系本科生专职辅导员、团委书记金银银老师,系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研究生党总支书记吴洁琼老师出席了此次活动,系全体学生党员云端聆听了本次党课。



聚专业视角,扩大“四史”教育实效

历史发展历程的宏大叙事,离不开对鲜活个体的微观聚焦。以专业的视角聚焦具体的观察对象,从细微之处折射发展的宏伟图景,方能起到以小见大、窥斑见豹的效果。丁华东老师以丰富的图片和详实的史料为依托,以人物为专题聚焦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谢觉哉等老一辈革命家,并对他们的档案思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带领学生党员共同学习和感悟党史中的“档案精神”。

丁老师指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档案工作。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他们不仅对档案工作提出富有指导性的意见,而且还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档案工作,形成并丰富了我党重视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优良传统,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基础。正如著名档案学者吴宝康先生所说:“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以及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档案和档案工作都是十分重视的、关心的。也可以说,只有真正需要利用档案、经常利用档案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并熟知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爱护档案,周密地收集和保护档案,才能真正实际了解档案工作的全部意义。马克思是这样,恩格斯是这样,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及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这样。”

扩大“四史”教育实效,“以小见大”是有力的杠杆。丁老师以点带面的讲述不仅加深了图情档学子对本专业的认识,更起到了正面的价值引导作用。

融专业特色,打造“四史”学习教育品牌

此次党课,丁华东老师结合专业与党员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讲述了档案事业的发展,追溯了老一代革命家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彰显了图情档系以党建为引领,将“四史”学习教育的开展与专业特色相融合的创新精神。

丁老师引入了许多我党发展与建设历程背后的档案故事,指出透过老一代革命家对档案、档案工作的重视、保护和指导,可以看出老一代革命家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普遍认识到档案和档案工作对积累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经验的重要性、对记录和反映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性;普遍认识到科学地管理和利用档案为国家建设服务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业,“过去重要,现在重要,将来还是重要”。他强调,“四史”学习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不是相割裂的,当代图情档系学子应当从这段历史中加强对初心与使命的认识,要善于将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四史”的学习相融合,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感悟“四史”精神,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提高专业水平,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向精细化发展,需要打造“四史”学习教育特色,打响“四史”学习教育品牌。本次微党课中金句频出,丁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将专业知识与“四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形式结构合理,内在逻辑紧密,与聆听的学生党员之间建立了认知观念上的联系,产生了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汇多方力量,建立“四史”长效机制

丁华东老师的党课生动形象地为我系学生党员讲述了“四史”中图情档人的故事,把深刻理论讲鲜活,把深邃思想讲透彻,夯实了我系学生党员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图情档系“四史”学习教育的又一有益实践。

自“四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图情档系一直积极响应上级党委的号召,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来,图情档系将继续深化当前“四史”学习教育的成果,加强师生交流,加强与各学院的沟通合作,汇聚多方力量,建立“四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让“四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走心,把“四史”学习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启发式情感浸入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