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9月22日下午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此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抓好落实工作,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增添新动力、开创新局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期,教师工作部组织教师开展专题学习交流,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大家纷纷表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和激励,也深感责任和担当,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凝心聚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在此,分享10位教师代表的学习体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再一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了明确指引。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坚守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新上海大学成立之初,钱伟长老校长就提出,我们培养的学生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今天,我们要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钱伟长教育思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忘初心、勇挑重担、站位全局、放眼长远,在上海大学“追卓越、创一流”建设进程中,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张田忠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22日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这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战略高度,就“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提出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鲜明要求,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大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的教师,更应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积极工作,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担当意识、过硬本领能力、不懈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贡献应有智慧和力量。
—— 高立伟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很有感触。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把稳教书育人的舵,向同学们传递科学思维的同时增强“四个自信”,引导同学们正确思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如何应对,做立德树人的实践者;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在关注科学前沿问题的同时,重点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沉下心来,不被眼前的利益所左右,踏踏实实做学问,为学校的发展、上海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强盛做出自己的贡献,无愧于心。
—— 李颖洁
钱伟长学院副院长、教授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体育运动属于青年,青年须拥有体育运动。运动有我,强国有我。”2020年秋季学期,延续上海大学“大国方略”系列课程之“一院一大课”做法,我有幸担纲课程策划,与体育学院的老师们一起开发“红色传承”系列课程之“体育中国”。我们的课程理念为“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新课当天,恰逢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认真回看讲话,更坚定了团队的建课信心。我们会加强集体备课研讨,深刻理解总书记是如何把体育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大局去思考的,更多关注学科交叉,精心设计每次课程,在“做中学”中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美好生活增添更多青春健康的绚丽色彩。
—— 顾晓英
上海大学教务部 教授
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一名从事高等教育超过35年的教育工作者,我对此很有感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关注和探究中国发展之路,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从2014年起,本人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参与了“大囯方略”系列课程的策划和讲授,并主持了“经国济民”核心通识课,推动了课程思政在国内的推广。从2018年起,在林毅夫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上海大学组成新结构经济学研究团队,带领学生进入这一由中国人原创的经济理论的研究领域,探索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的理论体系,取得了一系列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成果。我和我的团队在“课程思政”上的实践与探索,就很好地贯彻了习总书记的要求。
—— 聂永有
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通过学习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作为一名高校体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在肩,要坚守教育初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遵循“教会、勤练、常赛”课程目标,并身先垂范,以生为本,帮助学生掌握1-2项专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在体育竞赛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同时,要加强体育社团指导,深入挖掘运动项目的历史文化价值,将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从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拼搏精神、合作能力、责任感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还要贴近学生需要,上好《体育中国》通识课程,讲好中国的奥运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发挥优秀选手的榜样示范作用,引领和激励大学生健康成长,让青少年学生热爱体育、参与运动、身心健康,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 杨小明
体育学院 教授
通过学习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我们更好的培养学生、做好科研具有非常大的指引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些对我们社会学有非常好的指引作用。我们社会学学科强调学生要用脚步丈量社会、用知识改造社会,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调查访谈去了解中国的现状、了解中国的历史,通过对祖国国情、历史的了解,才能提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学术问题、找寻到解决办法,才能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才能用学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同时了解中国国情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方式之一。
—— 庞保庆
社会学院教工支部书记、副教授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青年教师,座谈会的召开使我备受鼓舞。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要求我们的各项教学、科研工作都应以教育和培养学生为中心,恪尽职守,勇于担当。总书记还提到“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任课教师,今后在教学也应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人民城市等理念的价值引导,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城乡规划作为我国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要环节的深远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使命感。
——郝晋伟
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 讲师
聚焦国家战略需要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技术攻关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9月22日下午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后,深刻感受到总书记一直关心科教文卫体事业的发展。在2013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总书记提出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的论断,坚定了我们聚焦国防、医疗保障等国家战略需要,对机器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克难的决心;这次讲话,为我们如何让智能机器人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教育科研工作者,我将继续践行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理念,争做敢为人先、勇挑重担的奋斗者。
—— 田应仲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作为高校科研教师,我们要勇挑重担,加强基础研究,释放科技创新潜能,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针对“卡脖子”问题重点技术攻关,尽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自己科研层次和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 任伟
理学院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