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支持河津市摘取国字号荣誉桂冠

发布日期: 2020/10/12  投稿: 甄杰    部门: 新闻中心   浏览次数:    返回

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授牌仪式现场


2020年10月9日下午3时,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授牌仪式在河津市宾馆会议厅举办,会议由河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杨振荣主持。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罗宏才教授作为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申报工作突出贡献单位代表受邀出席。

会议首先由河津市副市长贺红林致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宣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关于命名山西省河津市为“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的决定》

随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彩灯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常嗣新向河津市授予”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名牌,运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书记李晓武代表河津市接受名牌,从此河津市拥有了国字号“新名片”。


授牌仪式现场


河津市能够获批”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称号,是在诸多相关单位、个人的鼎立支持与协作下完成的。因此,本次授牌仪式的第二个重要环节就是表彰在河津市“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申报工作中的先进集体与个人。其中我校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荣获“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申报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罗宏才院长代表我校接受“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申报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奖牌


为有效推进这一申报工作的实施,自2017年开始,我校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鉴于河津市在灰陶与建筑琉璃学术研究方面的缺陷及需求,受河津市政府及相关单位的邀请,专门成立由罗宏才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先后多次深入河津市相关企业与传承人家中,实施灰陶与建筑琉璃资源调查、数据收集、标系建构、工艺核检及资源活化实验,并将硕、博士论文与该项课题紧密融合,获得珍贵第一手数据资料与行之有效的地域性“产学研”工程实践成果,在2020年8月10日于山西河津市举办的全国专家申报论证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最终成功申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河津市人民政府与我校就灰陶琉璃研究院建设事宜签订框架协议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落实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的运营工作,河津市人民政府与我校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签订灰陶琉璃研究院设立合作框架协议。灰陶琉璃研究院将主要集中对位灰陶琉璃数据库建设,后备人才培训教育、学术成果输出以及相关部门横向合作等工作内容。

河津市“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的成功申报与灰陶琉璃研究院设立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是我校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助力地方文化艺术产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我校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将持续为中国物质文化与非物质遗产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做出有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