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是第十六个“世界安宁疗护日”, “世界安宁疗护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世界安宁缓和医疗联盟(WHPCA)于2004年在全球推行。“世界安宁疗护日”的设立,对于提高对患有限制生命疾病的人及其家人的医疗、社会、实践和精神需求的认识和理解有着巨大作用,至今已获得77个国家的相关组织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
10月10日,主题为“我的照顾,我的安慰(My Care, My Comfort)”的安宁疗护日活动在上海大学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安宁疗护专委会主办,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承办,市相关委办局、各区卫生健康委、有关医疗机构、学校、社会组织等200余人参与现场活动,活动同时进行全程线上直播。

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出席并致辞,社会学院、学工办、研工委等部门领导参与活动。活动中,回顾了上海安宁疗护全面试点一周年取得的进展与成效;18名安宁疗护从业人员获得了安宁疗护感人故事评选的优秀奖项;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志愿者、大学生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经历和感悟。活动中,还通过舞蹈、歌唱、诗朗诵、学术交流等不同形式,进一步宣扬与传播安宁疗护理念,让更多人了解与理解安宁疗护。

自1988年在上海南汇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县老年护理医院以来,上海安宁疗护服务已走过30余年的历程。2019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上海成为全国唯一整体开展试点的地区。一年来,上海积极推进试点,通过开展基线调查、制订服务规范、实施能力培训、完善补偿机制等方面,有力推动了安宁疗护持续、规范、高效发展。主要表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服务全覆盖;安宁疗护三级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安宁疗护从业队伍不断壮大;服务人次与感受度不断增加。
安宁疗护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重大民生和公共服务,已成为健康上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与社会发展水平。上海将继续不断推进安宁疗护服务,让安宁疗护理念融入到越来越多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中,守护最后一程,维护生命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