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部党委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暨第五期“四史”学习教育读书班

发布日期: 2020/10/19  投稿: 黄蕾    部门: 国际部   浏览次数:    返回

10月16日上午,国际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暨第五期“四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在行政楼203室正式开讲。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阚怀未就“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年—1966年)”的历史阶段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国际部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及各支部书记一起参加了本次读书研讨活动。



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线,阚怀未娓娓讲述了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荆棘中踽踽前行,不断进行各种探索与尝试,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建设新中国的经历。即便遭遇艰难困苦的三年自然灾害,纵使政治体系构建的过程曲曲折折,人民群众始终充满热情和干劲,积极投身生产和建设,在试错与纠错中不断探索。终于,新中国的经济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科技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作为国际部的“四史”学习教育,阚怀未重点突出分享了周恩来总理在1963年底至1964年初出访亚非欧14国的经历,这次访问对增强中国同亚非国家人民的团结与合作,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望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听完阚怀未老师的讲解,大家也都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国家的发展有不同的模式,内忧外患的压力同时也会激发和促进自我的发展。事物的发展和探索过程中,总会经历一些反复与曲折,这也凸显了国民经济方针的制定和调整中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要坚持自我革命和不断提高的意识,不断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所讲,“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国际化的故事”,充分发挥国际化在促进学科发展中的带动辐射作用,促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国际部“四史”学习教育读书班旨在延续主题教育期间形成的学习与工作机制,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化,定期举行“四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加强理论学习,领导干部带头讲,结合实际广泛研讨,学思悟践相结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国际化工作的不竭动力。 (撰稿/摄影:刘坤坤、刘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