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党中央打出开发开放浦东这张王牌。三十年来,浦东以排头兵、先行者的自觉和勇气,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勇闯未知,破旧立新,走出一条中国式发展的阳光大道。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12日上午在上海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30年来,浦东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核心竞争力大幅度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性跃升。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上海大学研究生们心潮澎湃、群情激昂,大家纷纷写下心中的感悟,为浦东30年辉煌成就点赞,也为上海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送上寄语。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吕惟一谈到:“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目前正在学习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和知识正是现在国家所需要的关键领域的技术,在我国有些技术被卡脖子的大环境下,国家更聚焦关键领域的发展创新,我们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创新能力,加速科研成果的产出,在我们各自的领域都争取大的创新、大的突破,向世界科技前沿靠拢,为国家科技创新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李思乐说:“作为上海大学这座以城市命名的大学,又作为经济学院的一份子,自强不息,经世济民,一直为我们所牢记。在过去,经济学为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结合改革开放实践,创造有科学依据的新的市场理论。林毅夫教授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也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不断添砖加瓦。未来,是我们青年上场的时间,要努力掌握高超的技能,不负时代,不辱使命,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中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年力量,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图书情报档案系2019级硕士研究生田婧谈到:“潮起东方巨变,三十而立新征程。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表示要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我作为一名研究生,也会不断努力学习,在科研学习中,积极培养创新精神,以敢闯敢试的态度不断克服学术道路上的困难,青春的磨砺中绽放梦想之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江轲认为: “作为在上海生活多年的求学者,亲眼目睹了进入新时代后浦东发展的壮丽景象,不禁发出感叹、感到自豪。我们当代青年人,生活在浦江之泮,应当听从习总书记的教导,具备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人格素养,胸怀天下,紧密围绕在党和人民周围,致力为深入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贡献。”
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张宇轩说:“30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浦东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高度繁荣、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区,逐渐成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领头羊”。上海浦东带动了整个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并影响到周围的几个城市,为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党中央对上海浦东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创新、改革、开放、资源配置和现代化城市等这些蕴涵“希望”的字眼都是上海浦东正在践行的和未来更需努力的方向。作为一个在上海求学的研究生,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上海浦东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深知应砥砺前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海聚沙,始成浦东。千年沧海桑田,三十年辉煌变迁。向海而生的弄潮儿,于今更在潮头立,与浦东相遇在最好的新时代,以城市命名的大学,理应责无旁贷一定要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上海大学研究生们也将与浦东一起砥砺前行、乘风破浪!(撰稿:匡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