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的“中国山川”:我校电影学院新开“光影中国”通识大课

发布日期: 2020/12/04  投稿: 胡瑕    部门: 教务处   浏览次数:    返回

12月2日晚,上海大学“一院一大课”之第十五门、红色传承系列之四——“光影中国”第一课“壮美的‘山川中国’”开讲。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指委委员程波教授,著名纪录片导演、校友秦博和唐欣荣联袂讲授,带大家走进光影间的中国美丽山川。本次课程吸引上海大学30多名新进校青年教师前来观摩。课程由电影学院开设,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李坚,团队教师刘海波教授、张斌教授,齐伟副教授等到课。第一课由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工作室主持人顾晓英主持。


程波老师讲述电影故事 致敬壮美的“中国山川”


一条条秀丽江河,一座座巍峨高山;一部部历经各年代的山川电影,一幅幅情真意切的电影海报;一段段微视频,一个个动人故事……

大时代,大格局,大空间,大背景……程波老师的讲述,理性中带着感性,大跨度展示了光影中的中国山川,生动诠释了壮美山川中孕育的优秀中华文化基因。

作为专业电影艺术研究者,他带着全场师生多次走进镜头中的故事,带着大家感知与体验,尤其强调了纵横线索,那就是时代变迁。

程波老师用洋溢着睿智和激情的多学科复合电影学科话语,传递给学生镜头话语中内蕴的中国自信。程老师坦言,电影的历史与中国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影这样的载体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能够更好的把众多艺术形式以光影的效果呈现出来,电影也被称为第七艺术,可以让我们在很多的角度理解现实、人生和历史。

“水是生命之源,河流滋养和哺育了人类的文化思想,进化了人类的思维。”程老师以“水”为始,重点介绍了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光影交叉间的“情感纠葛”。一方面,他举例《一江春水向东流》《长江图》《三峡好人》等电影,描绘出长江在各个时代背景下的象征意象。程老师表示,河流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我们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电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我们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话语方式,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找到中国的风格、气派,而不是对西方的模仿。另一方面,程老师谈及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为大家展示《黄河绝恋》《黄河谣》等电影,“八路军战士们就是那个年代“乘风破浪的姐姐”,是那个年代的英雄。”程老师感慨道。接下来,程老师播放野孩子乐队演唱的《黄河谣》,这首歌从一个平民的角度,把黄河和个体的生活、民族、家乡联系在一起,感人至深……

“山川在中国古代国家演进中人文价值取向的变化,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发展,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地理标志、政治标志和文化标志。”程老师介绍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身影的电影,让大家从山川这个文化象征符号中认识中国文化的传承,看到影像语言中的国家形式、民族气质。

说到青藏高原,程老师鼓励同学们趁着年轻多去看一看,多去感受祖国的壮丽山川。程老师为大家分享《七十七天》《冈仁波齐》《气球》等反映藏民生活的电影,带大家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和习俗,让大家从山川这对文化象征符号认识中国古代国家的建构,可以看到中国自己语境下国家的形式及其本质。

在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上,也有着属于他自己的文化底蕴。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中国当代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引发了“寻根”思潮,在今天也有着难以磨灭的价值。程老师坦言,中国人喜欢讲天和人之间的关系,山川是天的组成部分,但同时又是人的投射和外化,山水“侵入”到中国人历史生活和当代生活里。

程老师将最后的讲解落在了我们的城市——上海,苏州河与黄浦江是上海城市空间划分与融合的地理边界,也是这座城市文化生活与人文情感最为重要的空间载体,在上海城市的影像书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十字街头》《八佰》……用镜头记录了那个年代的故事。他尤其指出,黄浦江是父,苏州河是母,滋养了上海的父老乡亲。而今,新时代我们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指导下,苏州河早已恢复其本来清丽与光鲜。


秦博、唐欣荣导演分享纪录片情缘,热爱壮美的“中国山川”


秦博导演和唐欣荣导演联袂分享了新记录片——《喜马拉雅的种子》。他们对纪录片的情怀、对壮美山川和高原植物、生态植被的牵记,对自然万物的珍惜、珍爱引人动容。

在分享拍摄经历中,秦导坦言,他们拍摄的强度很大,除了赶飞机的两天,每一天都在拍摄,转场也在拍摄,不放过任何沿途的雪山、湖泊,也不管高原反应……

他们跋山涉水,讲述拍摄自然类纪录片的不易,更体现了他们对植物的细致入微的呵护。

唐欣荣告诉学弟学妹们,我国的植物学家们在西藏、云南等地建设种质资源库,保护着我国珍贵植物基因。作为年轻一代大学生,我们也应认真学好各自专业,自觉成为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者。“让它们去吧”。简单话语蕴含着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大道理,警醒着人们不要逾越自然的边界,思考如何与山川植物自然和谐相处。

互动环节,著名导演秦博结合他曾导演的《人间世》等记录片,讲述了发自心底的感受,充满了对纪录片导演职业伦理的反思,触动在场所有人。那是深耕后的切肤感受与思考。在大时代和小人物之间,电影人在选择,用镜头记录下的人间情,寻找人们心底的真善美。


“四史”融入“光影中国”:别样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2014年11月,上海大学首开“大国方略”思政通选课程。学校被誉为中国系列课程的发祥地和“策源地”。六年逝去,斗转星移,上大人耕耘思政课堂不止……

顾晓英介绍,学校按照“一院一课”原则,布局设计了15门通识大课。迄今,“大国方略”“人工智能”,还有“开天辟地”“体育中国”“中国记忆”等系列红色传承通识课程,引领上海大学课程思政领航校建设,越来越多的名师大家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创新。

电影是“梦境”,也是现实的映像,电影是“光”和“影”的艺术,也是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上海电影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光影中国”新课开发。学院结合“四史”教育,组建高水平师资,立足艺术类学科与专业,通过电影中的空间、时间、人物、色彩、声音、场景、过去与未来等元素,来反映“光影”中的“中国”发展历程。

壮美的是山川,温柔的是中国人的心灵。它记录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录了山川、城乡的变化;记录了“小人物”与“伟大人物”的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今天如何用叙事智慧,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巧实力?“光影中国”带给大家积极思考。“光影中国”给学生开启一段激动人心的银幕之旅,帮助学生以别样形式和别样视角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感受中国、热爱中国!

课后,“梦想”“触动”“情怀”“壮丽”“精彩”“震撼”等成为课程班学生的“词云”最热词。

学生何博在当晚的反馈里写道:“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具有极大意义,在红色传承上对大多数的新生具有指导性。以我来说,在听这门课前,还是缺乏全局性以及概括性。在听了程老师讲解之后,有种拨开乌云的感觉。”(殷晓 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