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搭建沪上高校研究生思政工作交流平台,在我校研究生教育大会召开之际,新时代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于12月18日下午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大伟,以及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的研工部负责人,上海大学各院系分管研究生工作副书记、副院长等共同出席。研讨会由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王国建主持。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为大会致辞。他指出,要切实增强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对于做好新时代研究生党建与思政工作,杨长亮提出要全面加强党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发挥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构建符合新时代研究生特点的“导学思政”体系,发挥导师、研究生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科研项目团队成员在导学关系中的联动作用,构建研究生三全育人机制。

随后进行大会主题发言。华东理工大学党委研工部部长钱嫦萍以“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分享了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党建与思政工作体系。她指出基于研究生教育的时代特点和任务要求,研究生党建工作要坚持做好四大工程:党建引领工程、党建固本工程、党建创新工程、党建育人工程;建立四大育人体系,即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和资助育人;培养四支育人队伍,即导师队伍、辅导员队伍、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研究生骨干队伍;通过四大驱动机制保障落实,即制度驱动、课程驱动、平台驱动和研究驱动,扎实做好研究生思政工作。
复旦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孙冰心作了题为“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全方位铸魂育人”的主题分享。她强调,加强党建引领就是要着力构建思想引领、学术引路、发展引导三位一体,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国内国外联动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抓牢支部建设,加强党建引领能力;加强研究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青年理论人才培养,提升理论武装水平;以实践育人为重要平台促进党员知行合一,坚定理想信念。

同济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王小莉交流分享“同济大学研究生思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王部长从背景和挑战出发,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政工作面临的新要求与现实困境;分析研究生思政工作四大难点并详细介绍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要素的内涵及特征。王部长认为,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注重四个方面,即德才兼备、家国情怀、学术创新、识变应变;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需围绕四个关键词,即注重协同、强化引领、提升质量、聚焦需求。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近期成立了研究生辅导员导学思政工作室、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工作室、研究生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室(培育)和研究生辅导员美育工作室(培育)。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大伟为学校首批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室授牌。
授牌仪式后,与会高校校院两级研工负责人围绕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展开了积极的交流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分享特色做法,探讨难点问题的解决之道。

最后,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作总结讲话。龚思怡强调,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坚持服务研究生成长成才。龚思怡指出,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要探索创新交流形式,通过打造高校研工研讨会等长效机制,进一步增进高校间研究生思政工作的研讨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实践中总结、在研究中思考,为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栋梁做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