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下午,上海大学2020年校友基金工作课题成果研讨会暨对外联络处“临泮沙龙”第十一期在乐乎新楼大学厅顺利召开。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孟祥栋,对外联络处处长、校友办主任许瑞,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研究员金桥,校友基金工作各课题负责人及对外联络处全体工作人员逾30人参会。会议由对外联络处副处长、校友办副主任杨静主持。

孟祥栋在致辞中表示,在“双一流”建设和第五轮学科评估背景下,校友文化和力量是学校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的集中展现,也是学校办学效果的强力佐证。对外联络处为学校校友基金工作队伍搭建了研究交流的平台,形成从立项到结项的闭环模式,课题开展规范有序。

主题报告环节,金桥聚焦研究背景和学校印记、职业发展、社会生活、建议期望等主要内容,侧重介绍了《上海大学校友发展研究报告(1994-2019)》中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情况。本项研究由上海大学校友会和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联合开展,以新上海大学1994-2019年的毕业校友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等形式开展调研,共收集问卷1668份,完成35位校友的深度访谈,对校友发展的历史和近况进行了集中的梳理,从校友工作视阈反映了学校的育人成果,为学校今后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优秀成果分享环节中,悉尼工商学院曾晓琳以“校友捐赠对中国高校的影响及其促进因素的分析研究”为题、国际教育学院王丽娜以“上海大学东南亚地区国际校友群体研究”为题、学生工作办公室白晓东以“‘三全育人’视角下校友力量的定位与调适”为题、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陈铭以“‘双一流’建设中高校人才培养的校友工作创新研究”为题,分别就各自课题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成果进行分享。
随后,与会老师围绕主题报告和分享报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结合校友基金工作的现状和愿景,就2021年课题的选题交流了意见。

会议最后,许瑞做总结发言。她代表外联处感谢了各课题组对校友基金工作研究的参与和支持,并表示课题研究非一朝一夕,需“久久为功,持续跟踪”。习近平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她以此寄语青年行政管理人员,在课题内,要强化主动参与的意识,打开思路开展课题设计,注重课题成果转化,提升效能;在课题外,要充分运用研究成果,研以致用,聚焦实践和需求解决实际问题,面向“十四五”规划布局,发挥校友、基金工作的更大作用。
上海大学对外联络处、上海大学校友会、上海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将持续开展校友基金工作课题研究,为校友基金工作队伍搭建科研交流平台,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推动我校校友、基金工作向纵深发展。(撰稿:洪丹丹;摄影:钟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