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院召开学科建设咨询暨学术期刊写作交流座谈会

发布日期: 2021/04/15  投稿: 何诚    部门: 新闻传播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近日,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召开学科建设咨询暨学术期刊写作交流座谈会,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新疆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新闻大学》《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评论》《新闻爱好者》《全球传媒学刊》《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以及人民出版社等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建设把脉,并就学术期刊论文写作等话题进行交流探讨。新闻传播学院班子领导、师生代表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新闻传播学院吴信训教授主持。




会上,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以《换道超车助力学科发展,立德树人培养卓越人才》为主题,从学院概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六个方面,向各位专家学者汇报了学院学科建设发展情况。



他介绍到,上海大学与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在全国开创了“双共建”的新模式。学院自揭牌成立以来,积极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师资队伍实力,同时通过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全程导师制、“两节一赛”、联合大作业工作室等形式,结合学科专业特色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实践,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院集中力量发展以智能媒体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特色的科学研究,并依托全球人工智能媒体研究院、上海市政府决策研究基地、上海市舆情监测与分析中心、上海会展研究院、上海广告研究院赋能创新研究。学院还通过发起国际新闻传播教育联盟等形式助力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通过主动对接国家和长三角发展战略提升社会服务能级。



汇报结束后,与会专家各抒己见,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部长、教务处处长王晓红教授表示,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建设固本清源、精益求精,一方面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教育,另一方面积极做到科教协同、产教协同,形成了新的实践观。她建议学院在教材编撰和教学体系建设上进一步落细落实,促进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顾理平教授用“顶天立地”四个字概括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建设特色。“顶天”即学院利用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放眼世界;“立地”即学院学科建设立足上海、立足现实。他认为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发展谋篇布局长远,并建议要更加聚焦理论创新,在实施规划过程中精耕细作。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辉锋教授认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资源多、平台广,学科建设实力雄厚、发展全面、整体很强、未来可期,形成了具有史论底蕴的新闻传播人才教育特色。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允教授谈到,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吸引人才能力强,汇集了许多新闻传播学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她认为,上海大学学科建设体现出技术与艺术相统一,即有专业技能上的训练与实践,又有学理上的规划和考量。



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邓绍根教授认为,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发展形势喜人,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好,学科建设规划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他建议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凝练出更鲜明的理念。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堂发表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人才引进力度大,学科平台基础好,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他在会上就课程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想法,认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教会学生“有所不为”,在宣传规矩、法律底线等方面加强教育。



会上,各学术期刊主要负责人也纷纷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并围绕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办刊发展、征稿投稿等话题展开交流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副总编、《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吕薇洲教授认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具有国际视野,在人才培养方面有较高的平台。她还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的新闻传播学版块,表示期待各位专家学者积极支持与投稿。



《新闻大学》常务副主编、复旦大学朱春阳教授在发言中说,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传媒经济等方面有良好的研究基础。他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可以针对传媒经济、平台经济的新样态展开相关研究,让学术研究体现更加多元的思考与声音。



《现代传播》责编、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潘可武教授指出,《现代传播》具有前瞻性和现代性,致力于积极为学者的研究提供平台和出口。他还就当下学术论文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和学术论文的底线与规范等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新闻爱好者》杂志副主编、主审施宇教授提倡学术研究要“取法乎上”,要加强融合,形成学术共同体。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总编郑良勤副教授认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化特色显著,并向大家介绍了《郑州大学学报》的发展现状。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全球传媒学刊》副主编王君超教授对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广告创意、会展传播、新闻制度的教育教学成果,以及在马新观教育、实践教学等方面的优势表示肯定,并强调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撰写学术论文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学术锻炼。



《新闻与传播评论》杂志主编刘金波教授在发言中强调,学者是学术期刊的“衣食父母”,名刊大刊是各学术期刊的榜样,学术期刊的编辑仍然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和自我提升。



人民出版社马列部主任、编审崔继新教授在会上围绕对选题策划、研究方向等方面的思考与大家做了交流。



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传播研究会名誉会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罗以澄教授在会上作了讲话,表示将全力支持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建设。他强调,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汇集了许多学界领军人物,并在广告学、传媒经济、传播思想史等领域具有较强学科优势。他希望学院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做法,不断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交流发言结束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向各位专家学者对学院发展的肯定,以及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他说,学院将认真听取各位专家学者提出的中肯意见,以各兄弟学院为学习标杆,强化基础,完善规划,守正创新,为建设一流新闻传播学院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