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上海大学未来教师储备培养“种子计划” 第一期结营暨第二期开营仪式在宝山校区J楼方润华讲堂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和基础教育集团联合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招毕办副主任贺利、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贾小琴、基础教育集团办公室主管肖青峰等出席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种子计划”第一期学员、外国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蒋一鸣主持。
仪式上,第一期“种子计划”学员代表、文学院2019级的硕士研究生郭繁荣同学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切入口,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享了自己在前期培训及后期见实中的动人故事及收获感悟。随后,贾小琴副书记和肖青峰老师为第一期学员代表颁发了结营证书。

接着,招毕办副主任贺利就第二期“种子计划”整体情况和安排做了详尽介绍,她提到“种子计划”是为我校有志于进入基础教育领域从教的学生所开展的专项就业指导项目。第二期“种子计划”共吸引了来自全校20个学院总计287名学生,其中本科生占比34.8%、研究生占比65.2%。第二期“种子计划”将在第一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通过集中培训、教学实践、供需见面、调研反馈等方面全方位地为学员们提供指导和帮助,进一步助力我校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求职准备。

当天还进行了第二期“种子计划”专题培训讲座,上海大学附属南翔高级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孟琰玲和金山区教育学院师训部主任顾燕文分别担任主讲嘉宾。孟校长以《成为新教师,我们需要准备什么》为题,从教师职业的价值观、教师职业相关技能和教师身份三个方面为学生们指明方向并且提供诸多宝贵建议;顾主任以《新时代、新教师、新挑战》为题,她寄语学员们要保持初心,不负热爱。要努力像桥梁一样贯通,善于发现教育生涯中的关键事件与关键他人。讲座结束后,学员们与两位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风遇见夏花便增添了绚丽,雨遇见了种子便催发了生命。“种子计划”充分发挥了我校综合性大学和基础教育集团的优势,帮助有志于进入基础教育领域从教的学生们进一步明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深化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提升基础教育能力储备、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期待第二期的“小种子”们通过系列课程讲座和见习实践,未来能够像蒲公英一样播撒到上海乃至全国各地,落地发芽,茁壮成长,在基础教育行业散发属于自己的光和热。(撰稿:朱一诺、蒋一鸣;摄影:张隽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