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研究生群体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开创新时代学风建设新局面,5月21日上午,以“研学党史守学术诚信 礼赞百年育优良学风”为主题的上海大学2021年研究生“泮池研学”学风建设月启动暨首届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评选答辩展示活动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上海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办公室调研员苏祺、复旦大学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获得者郭坤宇、同济大学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获得者陈建峰、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施鹰、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潘守永担任此次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评选答辩的评委。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文光、党委教师工作部常务副部长谢宝婷、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王国建出席本次活动。此外,还有23支上海大学首届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候选团队代表,以及各院系研究生分管领导、研究生辅导员和300余名研究生代表作为大众评委参加此次活动。
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执行主席、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顾雅蓉介绍了2021年研究生“泮池研学”学风建设月活动概况。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本次研究生“泮池研学”学风建设月活动将紧密围绕研究生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围绕六大板块,开展形式多样、立意深远的学风建设主题教育,营造“追求卓越、崇尚创新”的学术软环境,涵育优良学风,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施鹰、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文光、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王国建、学生代表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全国赛一等奖获得者上海美术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刁秋宇共同按下启动按钮,上海大学研究生“泮池研学”学风建设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汪小帆副校长为本次研究生“泮池研学”学风建设月致辞。他表示,优良学风是造就优秀育人环境的根本和追求卓越的基本保证,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动力和底蕴。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深入探讨如何推进学风建设,恰逢其时,意义深远。汪校长提出,今年年底我校即将召开学风建设大会,我们要让学风建设大会开得卓有成效,要形成上海大学鲜明的学风特色。这就要求广大研究生学习更要弘扬求实创新的校风,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更好地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栋梁”。汪校长表示,今天的学风,不只是学生,也包括老师,是我们上海大学广大师生的治学精神、治学方法、治学态度的集中体现。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起重要作用,他号召广大导师加强言传身教、立德树人,用总书记提到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最后,汪校长寄语:学校的学风是立校之本,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从更高层次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将优良作风发扬光大,挖掘更深层次的问题加以讨论解决,为上海大学的学风建设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人才培养和导师队伍建设,培育选树一批在立德树人和构建导学育人共同体方面有影响力的研究生导学团队,党委研工部联动研究生院、党委教师工作部、校友会和教育发展基金会开展了上海大学首届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评选活动。经过学院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环节,本次活动评选出了23支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候选团队。
评审现场,来自20个学院的23支队伍分别进行了团队风采、培养理念和育人成果展示。一条条凝练总结出的先进经验,一个个导学关系建设方面的典型事迹,一组组翔实生动的真情叙述,充分展现了我校研究生导学团队“四有”老师、“四优”学生、“四好”团队的风貌以及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精彩的展示引发了在场评委和观众的共鸣和掌声。最后,来自26个学院(学部、系、中心)的300余名大众评审为自己心目中的“卓越导学团队”投出了宝贵的一票,最终评选结果将综合考虑师德师风、研究生培养情况、导学关系调研、线上、线下投票和专家评审等综合评定,结果将于近日公布。
至此,上海大学2021年研究生“泮池研学”学风建设月启动暨首届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评选答辩展示活动圆满结束。让我们携手涵育优良学风,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百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