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2019-2020学年本科生校长奖学金终审答辩会

发布日期: 2021/05/26  投稿: 富旭    部门: 学生工作办公室   浏览次数:    返回

5月25日13时,我校2019-2020学年本科生校长奖学金终审答辩在宝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并在哔哩哔哩平台进行同步直播。现场400余名师生与线上近4000名观众共同观看这场“神仙打架”,见证新一届校长奖学金获奖人的诞生。上海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王涛等专家及校友莅临本次答辩现场。上海大学本科生校长奖学金首设于2005年,旨在践行上海大学校训精神和钱伟长的教育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鼓励学生发挥潜能、追求卓越。十几年来,近两百名的校长奖项金获得者走出校门在世界各地建功立业,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



答辩会上,来自18个学院的二十位候选人一一上台展示,后援团们也在现场拿着手牌、喊出口号,为自己的榜样加油喝彩。同学们虽躬耕于不同的领域,但都有着砥砺奋进矢志不渝的精神,有着追求卓越,始终如一的坚韧品格。终审答辩分为五分钟的个人主题演讲和三分钟的提问答辩两个环节组成。他们慷慨激昂,用新一代的声音展现上大人风采。他们有的绩点满分、年年专业院系排名第一;有的屡获国家级竞赛奖励,科研成果累累;有的十年磨一剑,不断坚持自己的梦想;他们自强不息,奉献社会,在优秀自己的同时也温暖着身边的同学。在答辩环节,他们现场的应对能力展现了他们的格局和修养,现场阵阵迭浪感染着线上线下的每位师生。这场答辩会不仅仅是学霸之间的比拼,更是学子与榜样之间的对话,是一场学习的盛宴。经过评委投票,最终有15位选手脱颖而出。

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由候选人自主发起和拍摄的党史视频《红色传承 星光璀璨——候选人讲党史》也在现场进行了播放,献礼华诞。通过视频,我们感受到了候选人身上胸怀天下的大格局和浓厚的爱国情怀,见证了“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上大校训精神。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在会上做出了讲话并对青年学子提出希望,她指出:第一、优秀的上大学子要交出两份成绩单。一份是亮丽的个人成就和成绩,展示出自强不息、砥砺前进的上大人精神;另一份是个人的成长、感悟、体会和格局,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第二、要深入思考“优秀的上大人、钱伟长学子应该是怎样的人”这个问题。要时常关注优秀的人身上所有的共同特质,不断学习最终成为更有责任和担当以及更好的自己。第三、要平衡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做到张弛有度。学会与他人以及与自己的相处,合理分配时间,做好时间管理,不要因为过多的追求成绩而放弃眼前的生活。最后,聂校长与同学们分享了毛泽东、邓小平、钱伟长三位伟人的讲话心得。“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主席这句话鼓舞着我们要勇于追寻梦想,心理年龄会因为梦想之光的照耀而一直年轻。邓小平总设计师提出要做“四有”青年。“有理想”-有梦想,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道德”-在规则中看到问题,让国家、环境、生活条件变得更好,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就是心系天下;“有文化”-上大学生走出去的文化是“自强不息,先忧后乐”的校训,它将具象化地体现在大家的行为中、言语中、做事中、做人中;“守纪律”--立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能够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钱伟长老校长提出“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要全面发展,然后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心是中国心”,“上海大学应该与这座城市相匹配,立于世界大学之一”。每位上大学子应该铭记于心的是,不管以后走到哪里,都是这个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的上海大学的一份子,每个上大人都要为实现这个目标添砖加瓦,共同努力。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2019-2020学年上海大学本科生校长奖学金终审答辩落下帷幕。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的志之所趋,看到了上大学子恪守校训的担当,勇于突破自己的决心。相信日迈月征、朝暮轮转,见证了榜样的力量后,上大学子将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为国家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撰稿/摄影:郑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