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大之名 立传承之志
———科产系统党委特邀曾文彪老师做党史宣讲

发布日期: 2021/06/29  投稿: 李林    部门: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    返回

6月25日下午,科产系统党委特邀上海大学原秘书长兼学科建设办主任、高教研究所所长、现上海大学“校史工程”顾问、党史宣讲团成员曾文彪老师,以《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与上海大学》为题,讲述“以上大之名、立传承之志”的故事,系统全体教职员工和支部党员代表20余人参加了学习。



1922年10月,国共合作创建了上海大学,这是一所以共产党为主导的革命学校,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重建上海大学;1994年,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上海大学,新、老上海大学,红色基因血脉相承,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曾老师从上海大学的起因讲起,历经风云变幻、岁月流逝,特别讲起上海大学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的紧密联系,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与上海大学有很深的渊源,李大钊同志直接参与上大的创建,在上大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并5次来校为上大的师生演讲;邓中夏、瞿秋白、施存统、李汉俊、李达、李季、陈望道、张太雷、任弼时、恽代英、蔡和森、恽代英、沈雁冰等都曾在上海大学任职任教,他们以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办学特色,开设了一批讲解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课程,教会学生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走什么路”的问题,这些革命导师,将共产主义的火种带到迷茫中的中国,用信仰的星星之火点亮了一代人心中的革命理想。

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力量、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国民革命一支有力的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校”。在大革命年代,上大素有“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北有五四的北大,南有五卅的上大”之美誉。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有不少上大师生为革命献出了生命,1997年9月,钱伟长校长说道:“没有他们的牺牲,没有那么多革命志士的奉献,我们上海大学提不出那么响亮的名字,这是上海大学的光荣。”新中国成立后,无数上大的校友们在党和国家各条战线、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中坚的作用,担任重要岗位,1994年在新上海大学成立时,李鹏总理鼓励我们:“继承光荣传统,培育跨纪人才”。

曾老师娓娓道来,将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与上海大学的峥嵘岁月,史诗般----呈现在大家眼前,信息详实而精准,新老上大以“上海大学”之名一脉相承,今天,上海大学在党的领导下,在新时代奋发图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上海地方经济建设,为全国的各个领域的建设培养、输出各类精英人才,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作出新贡献。

与会教职员工均震撼于上海大学红色传承之中,为能在这所红色学府中工作而深感自豪,大家纷纷表示,要更加认真学习党史、校史,学史增信,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学史力行,秉承“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为了上海大学更加美丽的明天,奋进新时代 扬帆再出发!(撰稿/摄影: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