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以“同庆建党百年 共绘思政同心圆”为主题的上海大学-宝山区大中小幼儿思政课一体化项目启动仪式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思源厅举行。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周增为,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沈杰、副局长朱燕萍,宝山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王葆华、院长沈伟、副院长唐秋明,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陈明青,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上大附中校长卢广华,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聂永有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志芳主持。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在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共同召开“庆建党百年 共绘思政同心圆”为主题的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项目启动仪式暨课程展示,具有特殊的意义。上海大学作为“红色学府”,始终坚持把办好思政课放在突出位置,思政理论课“项链模式”、中国系列课程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希望项目团队继承好上大和宝山的“红色基因”,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扎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引导学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沈杰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上海大学和宝山区共同筹划启动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项目,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中央市委决策部署的积极响应,是区校合作开展新时代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益探索,也是宝山教育自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品质的现实需要和宝贵契机。希望通过区校合作,运用好上海大学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传承实践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宝山光荣的革命史、建设史和发展史,形成一系列本土化、一体化、有生命力的课程资源,打造属于上大和宝山的思政课程创新品牌。

徐汇区教育学院思政学科教研员王志安老师从学生认知、教学内容、教研等角度谈了自己对思政一体化的理解,并分享了徐汇区的经验和做法。课程展示环节,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聂永有教授和上海大学附属中学、上海第六十中学、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中学、上海大学附属小学、上海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的教师们围绕“不忘初心 人民至上”进行主题说课,展示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初步成绩。
研讨交流中,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周增为认为,推进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要整体架构大思政课格局,要鼓励课程教学层面的多样态创新,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她谈了三点想法,第一,思政课涉及到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但是现在全科教师几乎没有,需要我们的老师有开放的心态、不断地认真学习,学习是对我们老师的基本要求;第二,思政课归根到底是要改变我们的孩子,所以我们在谈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孩子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他们的思想、世界观有了哪些改变,有哪些实实在在的收获;第三,我们的思政课要有故事、要鲜活,也要有思想性、体现出理论的深度和说服力,这方面大学和中小学老师可以一起做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认为,抓好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上海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影响力,推动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有良好的基础。一体化建设要立足教材、研究教材,教材是一体化的源头活水;同时要积极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用好上海和国家的各类平台,这样有利于高起点推进项目建设。

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科室主任、政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季晓军指出,上海大学和宝山区推进思政一体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看了展示课、听了项目介绍,觉得内容和目标都能指向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思政课生态很重要,大中小幼一体化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思政课生态,有好的生态就会有好的老师、好的课堂。

研讨交流环节由顾晓英、沈伟共同主持。
启动仪式上,举行了项目特聘专家、指导专家、项目团队负责人聘任仪式。项目组组长、上大附中王海燕老师对项目进行了介绍。
宝山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同志、宝山区教育学院思政学科教研员、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各成员校(项目校)校长书记、宝山区思政课教师代表等出席启动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