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与机自学院共建中法国际联合实验室
———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中心启动会举行

发布日期: 2021/11/08  投稿: 陆瑶君    部门: 中欧工程技术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由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和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共建的中法国际联合实验室-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中心,于11月4日在机自学院604会议室启动。该中心依托法国国家科学院CNRS中法“医学图像与信号处理”国际联合实验室(METISLAB,LIA)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旨在中欧和机自学院双方通过共建团队、共享资源为上海大学学科建设服务。中欧学院执行院长刘宛予,副院长汪飞、徐韬,机自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于瀛洁和副院长吴智政、苗中华等出席。



吴智政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中法国际联合实验室—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中心成立的目的在于整合两个学院的优势资源,未来争取建成围绕医工交叉方向的上海市级以上国际联合实验室。刘宛予院长介绍了中法“医学图像与信号处理”国际联合实验室(METISLAB,LIA)的发展历史。强调指出与法国合作一定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把合作项目做实、做细,为上海大学相关学科高水平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贡献一份力量。中心执行主任王驰教授表达了在新形势下落实联合实验室相关工作的信心,在介绍已取得的初步成果基础上,介绍了中心的聚焦研究方向以及建设目标和举措。



中法国际联合实验室—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中心启动会在聚焦合作、凝聚优势、共同服务上海大学学科建设方面达成了共识,对今后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机制进行了研讨和规划。(文稿/摄影 许婧靓、王驰)


中法国际联合实验室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是国际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基础性、多学科研究机构之一,拥有16位诺贝尔奖与9位菲尔兹奖获得者,据“自然”杂志发布的NATURE INDEX统计,该机构论文发表数世界排名第一。目前,CNRS拥有三类研究所/实验室:直属研究机构、联盟研究机构以及国际联合实验室(LIA)。其中LIA是由CNRS资助、并正式列编的开放式国际实验室,是出于对已建合作结构化与持久化的期望,创建的“无墙实验室”,以实施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多机构共享的开放平台,是法国科研国际合作的最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