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根据国家和本市疫情防控要求,我校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在这一特殊时期,计算机学院在学校的坚强领导、各职能部门的帮助支持及各界校友的关心下,上下一心、坚守岗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更有许许多多师生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迎难而上、协助学校落实好各项防控管理工作,并肩度过这段艰难而难忘的时光。
开展网格化管理,封闭管理不封爱
“战‘疫’有我,共克时艰”,在学院党委书记朱宏涛、院长谢少荣的带领下,学院开展了网格化管理等各项防疫工作,朱书记担任楼长,由各系主任、教工支部书记、骨干教师代表担任层长和组长,协同落实网格化管理任务,积极做好在校师生服务工作。学院办公室、分工会时刻关心教职工们的切身需求,为老师们积极协调生活物资、积极为老师们解决隔离期间的洗浴问题、号召教职工们进行八段锦锻炼,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的校园生活安全、有序。

守土有责,有序推进各项教学工作
副院长李晓强老师统筹教学口迅速启动紧急预案,部署期末考试、春季学期线上教学和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等工作安排,老师们积极投入线上教学保障工作。

日夜奋战,学工团队是学生最大的守护者
3月2日晚,面对疫情的突袭,学院学工队伍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党委副书记钱文馨和副院长骆祥峰老师带领辅导员不分昼夜,迅速响应,严格落细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开展严密的信息统计排查,反复联络确认、核对校正数据,用坚毅、担当和奉献书写着学工人的抗疫“战歌”。辅导员王明歌驻守南区、罗浩驻守新世纪,郑丽玫、王艺璇、李清怡、于洋、艾敏后方保障1279名本科生和575名研究生的各项工作。
院党委副书记钱文馨老师在乐乎楼及时协调和帮助学生解决特殊时期遇到的困难。本科生辅导员罗浩、艾敏勇敢做逆行者,变身“大白”,在一线为师生保障饮食和物资。辅导员罗浩老师向集中观察的学生送物资,让学生感受到了辅导员和学院带来的温暖。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学院辅导员、就业专职老师王艺璇紧急与20多家企业积极取得联系,鼓励企业通过线上招聘的方式,顺利推进春季招聘进程,保障2022届毕业生的就业。

响应学校号召,多位教师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
学院陈圣波、刘洋等多位教师加入了“青椒”志愿者服务队伍,配合后勤保障部做好东区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们的平安。陈圣波老师还主动照顾生病的老师。在信息办挂职的周时强老师也参与到东区防疫物资分发、核酸检测引导等志愿服务工作中。

党员在先,行动在前,学生党员纷纷加入志愿者行列
3月2日晚,作为第一批到达益新核酸检测点的志愿者,我校第十批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计算机学院2018级本科生党支部学生党员薛至言发现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协助维持秩序、引导师生。“我作为学院党支部的一员就想着在支部群里号召一下党员同志们。”一经号召,18级本科生党支部党员纷纷响应,自发组成了7人队伍,在益新检测点就近服务,主要负责维持外场等候的队伍秩序、提醒队伍中的个人戴好口罩、登记信息,一起工作到凌晨三点,圆满完成了核酸检测工作。随后得知伟长楼需要志愿者分发物资,党支部的同志们主动接下重任,马不停蹄地赶到伟长楼,为老师和同学们发放物资,在凌晨近五点才结束了全部工作,无一人掉队。

“我会永远记住第一轮核酸检测的那个晚上,每个志愿者都主动留下来维护现场秩序和发放物资,没有人说要提前离开。”大家纷纷回忆道。在师生做核酸检测时,医护人员的坚守,学生志愿者的相助,有序,互助,而又难忘,构成了师生们的共同记忆。
计算机学院2019级本科生党支部30余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同学也加入新世纪防疫党员服务队。研究生党员刘志涛、聂良兵、沈茂新和入党积极分子张函负责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和搬运物资,并指导核酸检测的同学以及教职工们如何进行核酸检测登记。
主动请缨·退役永不褪色
学院10位退伍同学加入橄榄绿志愿者服务队,若有战,召必回,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绝对优良的作风和甘于奉献的情怀。7位退伍同学值守乐乎楼;2020级分流退伍学生王哲祥同学陪护武装部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2019级退伍同学许睿负责乐乎楼饮食供应;研究生邱泳文在核酸检测一号场地的现场秩序维持工作,同时负责引导留学生同学到指定的位置完成核酸检测。

同舟共济,校友守望相助
学院各届校友心系母校、共克时艰,2010届校友何耀华第一时间支援防疫物资,建信金科上海事业群提供防疫手套,学院合作企业戴尔集团捐赠1000只N95口罩,及时补充到学校一线防疫工作中。

守望相助、静待花开,此时此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仍在有序开展,计算机学院师生也正不遗余力地为校园安全积极行动、奋战到底,让我们一起为这些忙碌的身影点赞!共同期待疫情结束,美好的上大园因我们努力而更加春意盎然!